商南检察院“四化建设”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6-16 09:17:00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田基恒)近年来,商南检察院奉行“服务大局、争先创优、以民为本”三种意识,着力开展专业化、人性化、网络化、理论化等“四化建设”,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跨越发展,2013年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表彰奖励。今年4月23日,该院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
一、专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该院积极探索推行高效、精准办案模式,实行AB岗,合理调配办案人员,实行分组分类办案工作机制,快速办理类案及常见常发案件,如:对两抢一盗、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未成年人、女性犯罪进行专组专人办理,并实行定期轮换工作机制,这一办案模式不仅提高了刑事案件的办案效率和办案准确率,而且也使办案检察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很大的提高;自侦部门自去年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双向探索侦查一体化模式,即:除作为自侦主体的反贪、反渎部门外,预防、控申部门先期介入前初查阶段,对相关案件的线索积累、掌握与控制进行协同作战,同时也对辐射性犯罪、余波式犯罪及后发式犯罪进行主动预防和及时切断,此外,法警、技术人员则在侦查阶段进行全面配合和全力协助,尤其在进行技侦措施和强制措施时给予必要支持,而案管部门则在侦查全过程进行动态式监督与管理,使自侦活动更趋规范化、科学化与合理化。2013年以来,共立案涉农职务犯罪案件14件16人,其中大案6件7人,挽回经济损失150万余元。今年反贪部门提前完成了全年办案任务,在市院考核检查通报中全市排名第一。
二、人性化建设塑造亲民惠民形象
为进一步塑造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该院积极研究出台《商南县人民检察院司法救助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提供更加具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文件规定,通过《办法》,该院自去年以来对3名特困刑事被害人实施救助,对初犯、偶犯、过失犯、主观恶性较小、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轻缓刑事政策,去年以来不捕3件7人,不诉8件9人,并对6余起轻微刑事案件依法作出调解和建议从宽处理。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并保障青少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检察官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送去预防犯罪的法律科普知识。该院去年被授予“商洛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三、网络化建设打造检察便民平台
该院除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内网的建设外,还先后在外网建立了控申、举报以及民事、行政检察专栏,开通了“QQ检察官”网络接访平台和商南检察院官方微博、设定了举报邮箱、建立了行贿档案查询系统,全面搭建多种服务民生的检察服务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民生检察创造了积极有效的网络环境,让市民更加全面、清楚、生动地了解日常检察工作,全力打造“阳光检务”,以此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四、理论化建设创新检察文化新思路
在理论化建设方面,该院采取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的模式创出一条文化强检的新路子。在对内方面,建立创新工作机制,并将检察创新纳入全院2014年的检察工作重中之重,认真进行责任分解;开设“商南检察讲坛”,邀请院内外资深检察官、法律业务专家、学者前来设坛开讲;建立各部门每周学习制度,在每周一上午定时举行科室全体干警学习讨论活动,结合本科室的日常工作性质,学习内容涉及党中央及省市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高检院、省院、市院及本院各项规章制度、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案例研究及其他法治文化的书籍、著作等,不断提高干警法律理论功底,切实加强法律监督释法说理水平。在对外方面,结合巡回检察工作内容,发放检察机关执法公开宣传手册23600余份,使检察文化、法治教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