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3-11-29 23:18:14 阅读量:
本网讯 (朱兆龙)马腾同志是米脂县人民检察院案管办主任、检委会办公室主任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主任,身兼数个“主任”头衔的他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马主任”。马主任已在检察战线奋战20余年,虽然是一匹“老马”,但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勇挑重担,一人担任多个职务,从事多项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开拓进取,廉洁奉公,呕心沥血,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为单位创造了优良业绩,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拥护,树立了人民满意的“公仆”形象。
理论学习的探索者
马主任199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一直保持着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他对事对人总有一种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从他身上有学不完的知识,和他交流你总能感觉自己又增长了见识,每次去饭堂吃饭经常可以听到马主任侃侃而谈,谈古论今,而同志们也被他这种渊博的知识深深的吸引着,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马主任知识的滋润。马主任学习涉猎广泛,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在单位组织“学宪法、学党章、读经典”活动中, 轮到马主任讲课时,为了避免干警听的枯燥,他选择了当前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评论,极大地调动了干警们的兴趣,授课后的效果反响非常不错,干警们极力要求马主任再讲上一堂,本来安排一堂课的他,又另外增加了一堂课。
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马主任牢记宗旨信念,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每年的下乡法制宣传都能见到马主任的身影,他主动上门或者深入农家田地为群众们讲解涉农法规知识,提供维权渠道,发放法律资料。在下乡宣传中,有些群众点名要求向马主任咨询,马主任现在已然成了乡镇农民眼中的“名人”了。
马主任在“千名干部下基层”、“三访五促”和“社情民意大调研”等活动中,为了充分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感受民求,多次深入姜兴庄村进行走访调研,走遍了姜兴庄村的沟沟渠渠,走完了姜兴庄村的家家户户。并就根据掌握的姜兴庄村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
米脂县姬家峁村村民因土地、财务和村干部等多方面原因到中、省、市进行上访,严重影响村、县的稳定,县委县政府曾多次派出工作组进入该村进行维稳,但效果不明显,上访仍然频繁。接到县委通知要求检察院进入该村查找线索,找出问题根源,是否存在贪污行贿受贿等问题时。马主任也被指派进驻该村了解情况,在进入姬家峁村后,马主任走访入户进行调查,就相关问题进行询问,形成笔录,并对其他工作组的笔录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十多天的工作,了解到了相关线索和问题症结并形成报告。反贪局根据线索和报告迅速采取措施,将涉案人员全部缉拿归案并依法进行公诉,在案件尘埃落定后,姬家峁村的上访也随之消除,马主任在这其中的作用可谓不小,既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又还给了姬家峁村民们公平正义。
勤政务实的开拓者
马主任一人肩挑案管办主任、检委会办公室主任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主任三副重担,工作琐碎繁重可想而知,但是他不畏艰难,埋头苦干,从无怨言,把每项工作做的有条不紊,成绩显著。
案管办是今年刚刚成立的一个科室,案管办成立之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范本参考,没有经验者指导,全部都要从头开始。为了把案管办工作做扎实,院党组亲点马主任为案管办主任。马主任从成为案管办主任那一刻起就开始按照要求认真开展工作。下班后,经常可以看到马主任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单位值班的同志还以为马主任走时忘了关灯,上去一看结果马主任还在电脑上绘制表格、起草文书、书写制度。在马主任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案管办各种表格、文书、制度都已健全,各项工作都已进入规范化轨道。市院领导在检查案管办工作时,称赞米脂县院案管办工作规范、全面、有特色,走到了全市的前头,并将米脂检察院的案管工作在全市推广学习。马主任亲自撰写的《对榆林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专题分析研判》一文被省、市检察院转发。马主任严格把守案件质量,从入口到出口,从外部到内部都是严格要求,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对于文书不完整不规范的一律要求补齐更正,对于单位内部办案科室有违反程序超出时限的,一律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办理完结的案件马主任组织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交叉案件评查,要求评查者对每个案件认真审查,找出问题毛病错误,进行案件质量评价,并就存在问题的提出建议和要求。通过马主任在案管工作上的一系列举措,案件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是收集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还是办案程序、案件处理、文书质量、立卷归档等都做到了完备、准确、清楚、合法、适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