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公安高新分局“七个一”举措筑牢全民反诈“金钟罩”

来源: 时间:2022-04-27 15:40:31 阅读量:

榆林公安高新分局“七个一”举措筑牢全民反诈“金钟罩”

 

为有效遏制电诈犯罪案件高发势头,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防骗、识骗意识,最大限度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近年来,榆林公安高新分局针对电诈网络诈骗的规律及特点,聚焦“靶向防范宣传、精准拦截劝阻、链条集群打击”等关键环节,采取“七个一”举措,共预警劝阻13200余次,紧急止付490余次,止付金额780余万元,筑牢了全民反诈“金钟罩”。

一、建立一个机制。召开了高新区反诈工作部署会、推进会。成立了由高新区党工委领导任组长,公安、税务等28个单位为成员的反诈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分工,健全了联席会议、研判会商机制,组建了由各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参与的反诈工作群,实时推送反诈动态、防诈常识和预警通报,实现了反诈专班实体化运行,制定出台了任务清单,督促各成员单位强化行业系统治理,落实源头管控措施。

二、启动一个仪式。在万达广场举行了高新区全社会反诈总动员启动仪式,高新区反诈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公安高新分局、街道办事处、银行、通信运营商、新闻媒体、师生、高新义警、美团骑手等行业单位群体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仪式。将反诈工作与各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挂钩,推动反诈工作责任化、规范化、长效化,积极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全民反诈”新格局。

三、打造一个中心。先后投入230余万元建成了反诈中心,汇集各警种侦查手段,设置预警劝阻、督导防控、分析研判、侦查打击等功能区,聚力提升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打击能力,服务支撑分局反诈工作。

四、研发一款软件。研发了高新反诈卫士,科学研判辖区电诈案件规律特点,对网贷、网购、网络刷单等高发案件的受害人年龄性别、从业情况、生活状况、被骗特征等进行综合研判,融合网络数据、行业数据和通信数据,建立疑似被骗人员、重点关注人员、特定行业人员数据库,定点精准推送反诈卫士。先后推广注册反诈卫士6万余人, 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4万余人,预警劝阻受害人13200余次。

五、组建一支队伍。充分发挥反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的职能作用,抽调8名专业技术骨干组建了反诈专业队伍。充分依托反诈平台,从电话、短信、“两卡”信息等关键环节入手,对各类预警信息开展联合研判,实现精准预警、拦截、劝阻。先后紧急止付490余次,止付金额780余万元,冻结账户113个,冻结资金350余万元。

六、聚焦一类群体。聚焦小区、学校、企业等群体,发动群众参与无诈社区、无诈企业、无诈校园系列创建活动,开展专项宣传活动220余次,入户发放《反电诈告知书》《反诈防骗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7万余份,推出了抖音号、头条号,形成了覆盖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融媒体的反诈宣传矩阵。特别是邀请本土网红明星,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及时还原诈骗手法,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共制作警示单、短视频等各类原创素材218篇次,覆盖辖区群众10万余人次,群众识骗防骗能力明显提升。

七、抓实一个领域。深入开展“云剑”“断卡”等专项行动,健全了数据侦查、落地抓捕、行动反馈等机制,围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资金流、通信流、网络流等,强化技术链条打击。通过研判,在500余万条数据流、信息流中甄别落地犯罪嫌疑人60余名,先后16批次分赴苏、川、冀、粤、豫等地,行程数十万公里,打掉了韩某等为首的多个“供卡”团伙,阻断了多条向境外诈骗团伙的“供卡”通道。先后抓获106人,收缴涉案银行卡及手机卡共185张,作案手机70部。


编辑:段鑫

责编:蒋奇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