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公安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来源: 时间:2022-04-20 16:53:38 阅读量:

宁陕公安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来,宁陕公安聚焦基层基础建设,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出保平安、助发展、护民生、促和谐的公安力量,用实干担当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夯实基层基础 实现“平安托底”

宁陕公安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从夯实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入手,推行了“1名民警+1名警务助理+N名网格员”的“1+1+N”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机制。将全县划分为80个警务网格,同步落实80名民辅警和415名网格员;在重点镇村建立8个社区警务室、9个农村警务室、54个警务工作站,配备100名专(兼)职民辅警,全面掌握“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要素,全力做好违法犯罪预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同时,结合“1+1+N”网格警务机制,在单位、村、社区、小区建立了由“警务室民辅警+网格员+反诈宣传员(警务助理、楼院长)”为主体的反诈联络员队伍,常态化开展防范宣传,实现“平安托底”。

3月29日,城关镇群众田某将一面锦旗印有“雷霆出击·破案神速”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城关派出所民警的手中,衷心感谢公安机关帮助其追回了19800元的被骗资金,及时帮他挽回了损失。治安稳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提,宁陕公安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力量,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用实干担当作为,维护乡村的治安秩序稳定。今年以来,全县55%的镇,89%的村实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生,人民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展“枫桥经验” 打造秦岭平安守护“枫景线”

今年来,宁陕公安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结合实际,构建“两线两点”枫桥警务长廊,打造秦岭平安守护“枫景线”。一是铸造基层“一所一品”枫桥警务。结合实际,以打造贯穿全线的高速公路沿线派出所、210国道沿线派出所为主线,着力培育龙王派出所、四亩地派出所,推出派出所、镇、村“三级联动”和矛盾纠纷联调、涉稳因素联处、治安隐患联防、实有人口联管、公共安全联治、防范教育联宣的警务工作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更新警务理念,推行“警企连心工作站”、“一村一警”工作措施,打造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便民点”、“服务站”实现“警务前移”,实时了解企业和群众的困难和诉求,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构筑警企、警民“连心桥”。二是打造“多元化”调解格局。创新发展“乡贤警务”模式,吸纳社区、村组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众公认的人员组成乡贤、名仕调解队伍,充分利用调解室、村居干部参与调解等机制和力量,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全力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积极发挥“乡贤警务”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基层基础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打造了“陈老汉矛盾调解室”、“民族融合名仕调解室”等个性化、特色化等乡贤调解品牌,赋予了“枫桥经验”丰富新内涵,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三是认真实施新“五小工程”。主动亮剑群众最关心的“黄赌假”“环食药”等民生案件,截至目前,先后破获农民工工资案2起、非法狩猎案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人;查处赌博案件10起,行政处罚79人。

维护治安环境 服务“全域旅游”经济发展

宁陕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天然氧吧”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皇冠特色小镇、子午梅苑、秦岭滑雪场、秦岭峡谷漂流等特色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宁陕公安围绕护航“秦岭生态环境”,做强“旅游警务”。不断完善“一室两站三队”旅游警务机制,优化警务服务,以维护秦岭生态环境安全为主线,构建了秦岭核心板块“旅游警务+平安景区”建设新格局,全力护航县域旅游发展,形成了“旅游环境优、案件事件少、游客满意度高”的良好旅游治安环境。

2月26日,民警在巡逻中发现,几位外地游客发现下山的羚牛,便近距离拍摄。为防止羚牛伤人,民警迅速制止了拍摄游客,避免发生伤人事故。4月3日,民警紧急救援,历时五小时将6名在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牛圈沟跑马梁的下山途中扭伤脚,被困山中的游客成功救援下山。


作者:刘澜君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