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欣,1999年参加工作,从基层派出所到业务大队,从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到高校管理工作的大平台,从事公安工作23年来,她用执着和坚守为辖区群众和高校师生服务,擅于创新、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吐露芬芳。
突破自我,她摸索建立起高校学生管理机制
她的从警之路,也算是剑走偏锋。儿时的她一直向往教书育人,做一名园丁,而命运偏偏让她走上了一条特殊的“教育之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基层派出所的历练,使她迅速的完成了内心的“角色转变”,也塑造了她雷厉风行,做事果断的风格,这些特点在日后的高校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18年底,她开始从事文化保卫业务工作,辖区高校众多,如何更好地融入新环境,更有效地开展公安工作,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她实地走访,广泛调研,形成了搭建一个“平台”,健全两个“机制”,筑牢三个“阵地”的文保工作体系。一个“平台”,就是以“高校工作室”为依托,搭建警校共建的“合作平台”;两个“机制”,则是“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三个阵地即“宣传阵地”“民族统一战线阵地”和“高校警务室阵地”。
深入调研,她奔走于高校工作室并融入学生中
随着与高校师生深入接触,吕欣发现对大学生的管理是推进高校管理工作中的突破口,她主动加入到西安理工大学“阳光工作室”,和辅导员老师共同开展学生工作。多年来,她先后参与开展线上家访、座谈交流、一对一帮扶等多项工作,近距离接触,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工作室已经成为学习研究、创新学生管理、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平台。同时,她以西安理工大学“阳光工作室”为试点,以点带面地开展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敏锐,如何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建立一套预警研判体制迫在眉睫。吕欣说干就干,立刻开始走访辖区高校,融入学校辅导员和同学们中间,扎实开展调研,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在工作中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牢牢把握住各种信息的主动权。通过及时预警机制和法律宣讲,她引导学生们理性面对热点事件,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确保了高校活泼向上的学习环境,因高校管理工作成绩斐然,她受到省公安厅经文保总队的批示表扬。
潜心钻研,她用心耕耘宣讲文稿用情守护学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她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专题课件30余件,内容涵盖了防范套路贷、校园贷、反恐应急防范、网络安全、食品安全,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和应急策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宣讲给辖区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架起一座警民相连、共建平安的桥梁。
2021年岁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有序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第一时间和战友们投入抗疫一线,开展社区值守、巡查防控工作。期间,得知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她立即汇报领导,多方联系,给学生送去所需物资。此外,她还积极投入到高校学生的返乡工作,确保学生回家安全有序。
今后的路还很长,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吕欣将继续扎根警营,用坚实的步伐做好高校管理工作,在宣讲普法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全力盛开。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主编: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