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1-18 18:22:30 阅读量:
在全民抗击疫情期间
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将黑手伸向大家的钱袋子
真实案例:
2022年1月15日,家住周至县二曲街办祥云小区住户李某报警称,自己的儿子在使用其手机时,自己的银行卡内被不法分子骗去两万余元。
据了解,李某的儿子(12岁)在用手机刷视频时,看到一则游戏广告,称可领取现金福利,随后按照视频提供的操作方式添加QQ群,在群内“客服人员”的引导下,又扫描二维码转移至另一聊天群,并再次在“客服”引导下通过扫描二维码付款50元准备“领取福利”,付款成功后,“客服”以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的手机解冻才可以领取福利为由,利用qq视频的方式,指导其利用监护人手机对“客服”提供的二维码进行多次扫描,扫描二维码的结果,并没有让小李成功领取到现金福利,反而导致其父亲银行卡里的20887元存款不翼而飞。
套路解析:
在本案例中,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返利广告,吸引未成年人兴趣,利用未成年人易骗、辨别能力低、犯错后不敢告诉父母的特点,通过视频聊天引导未成年按照诈骗分子的“剧本”进行操作,对未成年人进行引诱性诈骗,从而通过未成年人骗取其家长微信账户及银行卡上的钱财。
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填写对方提供的信息卡片、点击对方发来的网页链接……无论哪种方式,都是骗子伸向你口袋里的黑手,只要你按照对方的做法做了,你的钱包顷刻间就会变得一干二净。
防范方法:
1、不要将自己的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孩子需要进行网上消费,都要经过监护人来进行操作,千万不要怕麻烦而引起大损失。
2、孩子使用手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使用情况,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独自使用电子设备,脱离家长的监视。
3、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使用电子设备时,不要私自下载软件,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更不要相信任何返利活动和提现活动。
4、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点击“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设置,开启各项功能。在“我的设置”之中选择开启定时APP自查。
周至公安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贪图小利,轻信他人的利益许诺,所有的小便宜,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编辑:李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