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榆林市榆阳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特别是针对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群体的诈骗案件持续攀高,占到全年发案的40%,受损金额达2760余万元。通过统计梳理,2021年被骗教师共82人,占全部发案4.27%,受损730余万元;被骗适龄学生家长330人,占比为17.38%,受损金额1800余万元;被骗学生301人,占全部发案15.86%,受损金额230余万元。现将2021年的典型案例通报如下,希望引起大家的警惕和重视。
案例一
2021年3月31日,榆阳区某中学老师来我局报称:3月13日,在其建立的家长微信群内,有人冒充其向家长收取资料费用,骗取不明真相的家长们转钱,共计15名家长向指定账户微信转钱5349元。

案例二
2021年12月23日,榆阳区航宇路某校教师在抖音上看到点赞抢红包的消息,与对方联系后,在前期点赞、刷单获得返利后,下载了虚假“小米”APP,在APP上按照对方的指挥操作,先后转账26000元到对方的账户,对方未按约定返利,仍要求其进一步打款,发现被骗。
案例三
2021年12月15日,某校教师马某某看到网上有兼职刷单的信息,与对方联系后,下载刷单APP,在对方的诱导下,先后抢单刷单6160元,资金无法提现发现被骗。
案例四
2021年04月30日,某校教师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自己购买的纸尿裤有问题,提供退赔服务,然后让高某将支付宝备用金转入对方账号,之后又欺骗对方要将花呗清空才可退款,高某将自己的花呗的资金通过扫付款二维码,转入对方指定账号后,发现被骗,累计被骗10200元。

案例五
2021年5月17日,高老师微信收到自称是榆阳区教育局某领导的信息,要求其帮忙给其他人转账16万元,转账后对方仍要求继续汇款,后与真实领导核实发现被骗。
案例六
2021年5月23日,某校学生罗某某在家中被陌生网友以其未成年为由,需要注销其“王者荣耀”游戏账号为由,诱导其先后向对方转账7007元。
民警在接报案时发现,受害人的手机均未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或者安装后未打开“诈骗预警”功能,安装注册后卸载的也大有人在。孰不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一旦被骗,因犯罪团伙大多在境外难以追踪,而诈骗资金经过境外洗钱团伙“专业走账”,资金无法追回,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识骗能力,记牢“不要给陌生人转账、不要点陌生链接、不要扫陌生二维码、不向任何人透露验证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全民防诈意识,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
来源|榆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