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8-01 16:51:09 阅读量:
今年以来,汉滨分局全面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关于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智慧法制”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智能化升级改造和使用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全省法制暨执法办案中心现场会后,外省市140余个兄弟单位、1200余人先后来局交流学习。《法制日报》《法制周末》、陕西电视台先后对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宣传报导。
一、强化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使用管理。按照胡明朗副省长来分局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及市局《全市公安机关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升级改造的指导意见》,分局高标准完成了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升级改造工作任务。改造后的办案中心,在功能应用、智能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3月27日,汉滨分局作为全省法制暨办案中心建设现场会参观点,所展示的办案场所建设成果,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化办案中心应用管理:一是要求城区派出所、局属大队办理行政拘留以上的行政、刑事案件一律在办案中心办理;二是制定了《综合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工作规范》,明确各个区域的使用管理和工作流程,确保中心使用管理规范、精细、高效;三是组织中心民警开展警务技能、智能系统应用等方面常态化、实战化岗位培训及应急演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规范运行水平。
二、强化受立案管理工作。共投资3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案件管理中心,中心面积约55平方米,设立“对外接受”“警情巡查”“案件管控”“音视频管理”四个工作台位,配备液晶显示器、阳光警务执法公开查询终端等办公设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标识。案管中心通过开展巡查通报,强化对基层民警接处警、受案立案行为的监督。依托分局“电子证据管理系统”,对现场处警录像、群众上门报案录像、办案场所监控等执法视音频进行实时巡查或抽查,发现和纠正民警执法问题。制定了《汉滨分局受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移送案件规定》,理顺案件归口管理,对上级交办或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统一接受,认真登记审核,按内部管辖分工,分派到相应的办案部门办理。有效杜绝了接处警推诿、有案不受、受案不查、超期办案等突出执法问题,实现了案件办理全程监督管理。
三、强化执法办案系统应用管理。一是加强保障服务。抽调系统应用能手,组建网上办案服务队,深入各所队开展办案系统电脑维护,应用培训。二是夯实巡查通报。法制大队确定专人负责每日系统巡查,全面落实日巡查、周总结、月通报制度。三是严格审核把关。要求大队民警在案件审核中,严格落实网上办案“三个一律”(对无接处警信息的一律不予审批,对证据扫描不全的一律不予审批,对签名印章不完整的一律不予审批)。四是抓实考核、通报。对大队案审民警审核案件把关情况每周例会通报,并同民警“三级考核”和津贴挂钩。全面夯实工作责任,促进网上办案规范进行。
四、强化执法检查和指导培训。重新任命了45名法制员和42名案管员,并决定实行法制民警分片区抓的工作机制,实行责任到人,加强对各执法办案单位的督促指导。一是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各包抓民警每月深入所包抓基层所队进行一次规范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执法问题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检查的情况在全局范围内通报,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发现的执法疑难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深受基层所队的欢迎和好评。二是定期召开“两员”会议。实行法制员、案管员每月例会制,会上通报各所队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队各业务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业务培训。三是组建规范执法教官团队。抽调各警种、各所队在系统应用、执法办案、警务技能、治安调解等方面的业务能手,组建分局规范执法教官团,深入各所队开展实战化执法培训。
五、强化考核管理。根据省厅、市局目标考核工作项目和要求,结合分局实际执法工作情况,年初,制定了汉滨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月考核办法》,从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应用、阳光警务执法公开系统应用、受立案管理、执法监督管理、执法办案场所管理、执法信息上报、复议应诉、执法培训八大项入手,细化三十七小项考核赋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每月考核通报,作为各所队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量化考核依据,并于考核奖励、津贴等挂钩,推进各所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均衡全面发展。作者:刘忠亮 编辑:李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