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岚皋交警“四个重点”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6-13 16:13:42 阅读量:

       (通讯员:刘德志)为规范我县道路交通秩序,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6月13日,岚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真查找我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跟进“四个重点”持续发力积极做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工作,为辖区营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重点实情再跟进,确保工作落实。一是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中队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车辆、重点路段和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认真落实排查整治措施,全面排查整治交通安全隐患,坚决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二是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及根据夏季气候、辖区道路交通流量变化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辖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特点,找准事故发生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及原因,研究完善交通事故预防专项整治方案,落实路面中队管控责任细化分解、强化种好“责任地”、管好“责任田”意识。 

    二、重点隐患再跟进,严防事故发生。大队在总结前期全面开展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工作的基础上本着“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重在解决”的原则,细致摸排辖区各类隐患。一是持续开展“五类”重点车辆安全大检查。大队持续以客运车辆(含旅游包车、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货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农村面包车为重点,对前期未排查完或重点监管的运输企业和站点,继续开展排查工作。对检查出安全隐患,按照责任划分和隐患属性,责令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时整改到位,并要求客运企业在客运高峰期加强车辆和驾驶人定期自查自纠,尤其是旅游公司要按照经营实际能力承接包车业务并做好旅行期间交通安全管理。二是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主动协调交通、安监、公路处等部门,以辖区校园周边、主干线、施工路段、危险路段、农村道路为排查重点,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安防设施缺失,标志标线损坏或残缺,照明设施和应急设施损坏等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可以立即整改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现场及时整改,对短期治理不了的,采取立反光锥筒、打木桩等简易办法起到警示作用,并根据职能部门责任划分,对排查列入管控的隐患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组织力量及时排查和发现新增的安全隐患路段,做到情况明、路况清,心中有数,防范有方,确保车辆通行安全。三是对施工路段进行排查,提高施工路段的隐患排查工作,并设置 “前方施工路段请注意”、“雨天路滑,请缓慢行驶”等提示信息牌,引导机动车驾驶员服从指挥、减速慢行。

   三、重点违法再跟进,严查违法行为。一是科学调整警务安排,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辖区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以超速行驶、客车超员、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整治重点,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形成严管态势,坚决把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排查清楚,坚决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到位,震慑交通违法。二是与安监、运管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在辖区重点路段和时段设立的临时执勤点,采取早中晚错时上路、不间断巡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措施,查验客货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车辆的违法行为,打击无牌无证、超速超载、酒驾毒驾及故意遮挡号牌等重点违法行为。三是联合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采取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将警力充实路面一线,依法严厉打击面包车、三轮车、农用车、摩托车、拖拉机、低速率货车等车辆的超速、超员、酒驾、疲劳驾驶、人货混装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形成高压严管态势,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四、重点教育再跟进,提升宣传效能。一是加强隐患路段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隐患路段、隐患点社会公布制度,通过“双微”、手机短信平台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交通管理措施及辖区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公布危险路段的具体位置和治理到位的时间,公布交通组织方案和分流路线,提示驾驶员注意通行安全。二是组织宣传民警深入路面、深入基层进行实地采访和体验,针对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大规模、连续性的专题报道,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消息、电台上有声音、手机上有信息、网络天天有内容,真正形成铺天盖地的声势。三是结合“五进”活动,根据近期事故典型案例,利用短信平台,对客货运车辆、面包车、旅游车等重点驾驶人实行点对点的安全提示和教育,并督促客货运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增强防范提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组织大队民警和劝导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采取边看边讲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等形式,重点宣传酒后驾车、无证驾车、搭乘农用车和超员客运车的危害,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促进农民群众遵规守法的自觉性,全面培养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