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6-12 22:57:46 阅读量: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习近平
近日,宁强县公安局根据县委要求,为全体党员民警配发书籍《梁家河》。宁强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吕锋要求,局属各党支部要提高认识,充分利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认真组织党员民警扎实开展学习宣传交流。要把学习宣传《梁家河》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当前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严打大攻坚大提升集中行动等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民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奋力追赶超越,努力实现“全市一流、全省先进”奋斗目标!
活动开展后,全局广大党员民警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辅导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由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广宁撰写的心得体会。转载如下:
拿到《梁家河》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带给我的是真切的感动。《梁家河》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温暖的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工作生活,以及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蕴含了习总书记朴素的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展现了人民领袖成长的“源头”。
朴素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幼时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1969年元月,他从北京到梁家河插队,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当时,陕北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活异常艰苦。他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像变了一个人”,和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他深情的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树高千尺忘不了根”,199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回到梁家河村,他“挨家挨户”地看望乡亲们。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到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亲切的小名脱口而出,亲切的往事历历在目。”习总书记走访了当年在梁家河吃住的村民家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与“小伙伴”们一起回忆过去的劳动场景。离开梁家河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老支书梁玉明每次去看望他,习总书记都要把村里的人和事“细细问一遍”。村民吕侯生右腿患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习总书记帮助他到福州看病,治疗期间,习总书记只要在福州,“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病床前来一趟,对他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的乡亲相濡以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形成了他朴素的为民情怀。党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读《梁家河》,我们党员民警就是要追寻领袖初心,在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的总要求,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在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习总书记回忆到,“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常常读书至深夜。对习近平总书记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他与青年代表交流,“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小名叫“铁锁”的村民武晖,是当时知青窑洞里的常客。他从习近平总书记等知青身上,感受到了坦率、真诚、低调和务实。他受习总书记影响,也热爱上了读书,并渐渐坚定了上大学的决心。武晖从习总书记处借书、读书,读书带给了他们无限的力量。凭着勤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1973年,他和习近平总书记一同报考大学,武晖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我欣赏他们,他们事实上是我的人生坐标。”武晖这样说。《梁家河》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生活。读《梁家河》,我们党员民警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博学善思的优秀品质,提高作风本领,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农村,接受锻炼,与群众心连心。他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带领大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美国,在西雅图市演讲时说,“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为了改善人们稀惶的光景,他带领群众在村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为了解决人们熬煎的烧柴、照明问题,他到四川考察学习,带领全村大办沼气,并取得成功,推向了全省。他特别能吃苦。那时打坝,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习近平总书记挽起裤腿,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淤地时,抽水机出水口铲土劳动强度最大,他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他提倡实干加巧干。到四川学习,40多天,他和考察组同志跑了5个地区17个县,“每到一个沼气池,他们都搭上梯子下到里面看。”各种情况、各种地形的沼气池的挖法建法都学了。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收获最大。他抓住一切机会了解社情民意,看到一种石板做的手摇脱粒机,他就想着把制作方法带回去;看到烤烟种植收益高,他就考虑把烤烟引种到陕北;看到沼气能发电,他就向技术员请教,拿到柴油机改造图纸;甚至沿途遇到的好对联,他都认真地抄写下来,闲暇时细细品味。他想群众之所想。梁家河小学向他反映吃菜困难,他就在学校外面的一个平滩里给他们划了一块地,发展菜园。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注意发挥个别村民的特长,办起了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磨房、并打甜水井、开办夜校等等。读《梁家河》,我们党员民警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我们要把学习《梁家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宁强公安巩固提升“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目标,助力全县脱贫奔康,富民强县,追赶超越贡献力量。
编辑:翟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