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营商环境提升年:搭建“连心桥”,即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4-23 19:10:31 阅读量:

423日上午,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的渭南市营商环境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大荔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王德强就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做了介绍。大荔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喜成、县国税局局长李晓煜回答了记者提问。

大荔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王德强发言

据王德强介绍,在市上“10+2”行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大荔县结合实际,自我加压,增加了《优化投资环境行动方案》《投资建设环境治理行动方案》《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宣传行动方案》《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行动方案》4个“自选动作”。由于市上“10+2”行动中,“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仅在华州、蒲城等4区县试点,所以,“10+1”再“+4”,最终,形成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5”行动方案。

即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

紧紧抓住行政审批“集中进驻”“充分授权”两个关键环节,设立了大荔县行政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大厅设置13个窗口,进驻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等5家单位审批事项共58项,实行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六公开”,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办不成书面说明制和服务承诺制,并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容缺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跟踪服务主动办,日均办结各类审批事项50多件。

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设立了县级各部门便民服务大厅52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6个、落实村级代办员298名,构建形成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部门便民服务大厅为龙头、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为基础,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各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中心共整合审批和服务事项312项,月均受理咨询1.1万人次、办理事务2.3万件。

创新实行“三制”

“十个一”制,即成立一个机构、组建一套专班、制定一张清单、打造一流服务、推行“一站式”办公、设立一支基金、开通一部热线、建立一项机制、营造一流环境、设立一个巡回法庭,协调解决招商引资中出现的瓶颈问题。通过这三项制度,点对点、全过程、一条龙地为企业提供“金牌店小二”服务,真正做到“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缩手”。

大荔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喜成

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喜成承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名称当场核准;个体户注册实行口述申报,自主确认,当场发照;各类企业设立登记、变更、注销一个工作日办结;全程电子化,实行网上注册,做到任何经营者24小时自由申请设立、变更、注销业务。同时推行了微信办照实现网络跑路,无需见面即可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快捷便利;县上招商引资项目、大学生创业、回乡企业开办企业,实行专项指导服务,做到即办快结。

大荔县国税局局长李晓煜

李晓煜介绍,召开了200余户纳税人代表参加的“最多跑一次”服务纳税人承诺大会,对纳税人作出了公开承诺,确保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在同州大地落地生根。在提升出口退税办理效率方面,对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一类企业在4个工作日内办结;二类企业在8个工作日内办结;三类企业在12个工作日内办结;四类企业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一厅通办”,实现了服务资源、人员、业务的大融合,把原来纳税人在国地税2个办税服务厅办理的业务,集中到国税大厅统一办理,节约了办税时间。

王德强最后强调,2018年,大荔县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愿望和突出问题,以“主动作为、高效服务、企业满意”为标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和务实高效的营商文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和潜力,为建设全域国家农业公园、唱响乡村振兴看大荔、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编辑  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