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缩短家的距离。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17 22:16:41 阅读量:

 高铁,已经成了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高铁在中国内地的飞速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很多城市因为高铁站的设立,带来人流、资金流以及城市发展的巨大进步,而有的城市因为没有争取到高铁设站,忧心忡忡,担忧在未来城市竞争中落败。对普通人来说,高铁除了短期出行外,影响逐渐扩大到自己的职业选择等等因素。 

2017年11月11日,当年首辆双十一快递专列G70次高铁中午12点50分从广州南站发出,车厢中堆满快递发往北京,途经湖南、武汉、河南等地,加快了双十一快递物流。押运员拿着运单在清点双十一的货物邮包。供图:萧耀/东方IC

在一些的汽车的营销广告里,常用各种形式展现车主买车前后的转变。不论多夸张的营销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都会提及新车主对空间距离的观感发生了差异。特别在城市里,车主对“远近”的感觉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按车主所说,买了车之后开始“认路”了。首先,出行的感受比过往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自在得多,甚至产生了依赖感,更主动地出门。自己的消费、交际甚至择业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稳定、快捷的高铁,就是全体国民的“私家车”。

有浙江网友调侃,自从有了高铁,才真正感觉到“包邮区”的存在,整个长三角在感观上缩小了。从个人来说,高铁缩短城际、地区之前的出行距离,对日常的出行,工作甚至定居地都会因此收到影响。

2017年2月14日晚上,河北沧州,高铁即将驶入沧州西站,姜京子在等候下车回家的时候打起了哈欠。在北京上班的她一个月花费四五千元每天往返两地。

对一个地区/地方官员来说,高铁的有无、多寡、密集程度,更被升华为百姓的出路、是发展的根基,是亮眼的政绩。

“得高铁者得发展”,这几乎成为各地上至政府主官下至普通百姓的共识——这是现今的情况。

在兴建之初,公众对其认识可能停留在缓解春运等铁路运输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雪灾导致的火车停运后,高铁规划、兴建进程明显加快。

2009年12月24日,兴建中的武汉高铁站即将迎接武广高铁首批乘客。

武广高铁成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虽然开始运营时间晚于京津城际,但相对于城际运输为目的城际高铁,武广高铁是为了缓解京广铁路武汉至广州段的巨大客运压力,更有全国性意义。

2010年1月23日,广州火车站售票大厅,两位等候购票的旅客在玩手机。当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在广州、成都两地试行购买火车票实名制。供图:周天/视觉中国

最开始,地方官员对高铁的态度显得十分暧昧。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介绍,起初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欢迎高铁,因为其可能牵涉征地等工作,而地方政府并未充分意识到高铁可能带来的“效益”。“现在都看到‘好处’了,所以都来争。”

2009年12月24日,武汉,洪山区和平乡白洋桥村62岁的村民何小金正在收割白菜,火车站征用了她家3亩耕地,赔偿6000元的青苗损失,在随后的建设中,这块菜地将被种上树。远处是即将竣工的武汉火车站,她身后是征地前的家,在新火车站的建设中成为了一片水塘。供图:周超/视觉中国

“高铁在地方设站,这对地方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因为投资主要出自铁路总公司,地方只是负责征地拆迁等方面费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

2009年12月3日,进程走出重要一步,立法会工务小组通过港府提交的高铁拨款申请。在游说立法会成功后,港府将在年底启动香港段的修建计划,以追赶广东段的领先进度。供图:南方都市报赵炎雄/视觉中国

2009年2月26日,建设者参加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动员大会。当日,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动员大会在上海与浙江交界处的上海市枫泾镇举行,这标志着沪杭高铁正式开工。供图:梁臻/视觉中国

2009年12月26日9时,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武汉至广州北的G1001次列车,从新落成的武汉火车站驶出。

高铁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2017年7月9日,徐兰高速线宝鸡南至兰州西段开通,实现了徐兰高速线全线贯通,暑运以来,长三角至兰州方向高铁开行火爆,截至7月31日,相关高铁列车共发送旅客10.5万人次,列车客座率达90.7%。

2010年2月14日(大年初一),2010年春节河洛文化庙会现场游人如织。供图:张晓理/视觉中国

然而,高铁并非是“便宜货”,作为集科技之大成的出行工具,制造、运营、维护成本都远高于普通火车,而且很容易受到影响。

2010年2月7日,郑西高铁开通第二天,郑西部分列车因设备故障晚点停运,巩义站600多乘客滞留,列车长流泪表示对乘客的歉意。供图:陈晓东/视觉中国

2011年9月1日早上6点多,受台风“南玛都”持续强降雨影响,杭深线上行线K978+400处左侧,即莆田万福亭隧洞口附近山体发生大范围溜塌。当日福州和厦门站分别停开6趟和8趟动车。经过事发路段,动车速度放缓。供图:smilesprite/视觉中国

对成本和盈利不乐观的展望是高铁建设的一大阻碍。京沪高铁当初的预期是,5年建设周期,加上运营5年,逐渐达到盈亏平衡,之后再用14年还本付息。

2010年7月19日,江苏苏州,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从苏州发到上海虹桥站的一列和谐号动车组火车上乘客寥寥。供图:苏民/视觉中国

在经历连续两年以10亿为单位计的亏损后,2013年甚至有市场传言称,京沪高铁的第二、三大股东,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曾提出过退股要求。

2011年7月14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换乘大厅里的漏水处下安放了接水的塑料桶。供图:视觉中国

但就在2014年,京沪高铁的日均发送超过了29万人次,高铁客票收入约300亿元,已经逼近盈亏平衡点,2016年这条汇集全国高铁八分之一旅客人数的路线更是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斩获了高达近66亿元的净利润,一举成为铁路总公司手里最值钱、最优质的资产。

2011年6月27日,近300名中外记者提前登上试运行的京沪高铁列车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京沪高铁即将于本月30日正式运行。供图:麦田/视觉中国

这与上述高铁沿线的人口密度息息相关。另两条率先盈利的高铁线同样演绎着“人口红利”的逻辑。以2016年盈利1.77亿元的广深港高铁为例,香港段尚未开通,但在已经连接珠三角两大灵魂城市的骨干线路上,深圳和沿途设站的东莞都是人口流动大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0年间广东省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2062万,排名全国第一,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便是广州和深圳。

2016年2月2日,广州火车站公交总站上排队等候进站的旅客,这以春运闻名的火车站将启动改造为高铁站的工程。供图:林宏贤

但高铁不仅在看在单方面的客流运输效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说,高铁快速发展不仅优化了我国客运结构,以最少能源、资源、环境支出满足不断提升的客运需求,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力”。

2012年10月02日,湖南衡阳,乘务员在客舱里用毛毯围起简易的手术台,准备为孕妇接生。供图:柯皓/视觉中国

一方面,高铁缩短时空距离,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设的进程,比如高铁网络促进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成渝等城市群的快速形成;另一方面,高铁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制造业聚集,推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2011年7月2日,长沙,前来乘车的客流爆满,坐满了整个候车大厅。供图:周国强摄/视觉中国

最终的结果是,高铁在中国内地的飞速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很多城市因为高铁站的设立,带来人流、资金流以及城市发展的巨大进步,而有的城市因为没有争取到高铁设站,忧心忡忡,担忧在未来城市竞争中落败。

2011年11月4日,山东省德州高铁东站笼罩在一片大雾中。著名的德州扒鸡是因为当初的长时间铁路客运而作为伴手礼(手信)特产火红起来的,在高铁速度下运输,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意义。供图:詹敏/视觉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各地对高铁站的争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2014年9月2日上午10点在新野县文化广场有序举行“祈盼高铁引站家门,打通天道我要出行”的万人签名活动。

隔空喊话的舆论战、进京游说的公关战、鸣冤叫苦的心理战,无所不用其极——交通穷县打“悲情牌”、唱“苦情戏”,欲揽高铁站入怀;交通枢纽城市则以雄厚资金和政治优势向铁路部门“抛媚眼”,争取高铁设站。

2012年3月2日,两会代表马先富(左)、刘家坤(中)、周晓峰(右)代表一上火车就交谈起来。供图:王辉


“有了高铁站,不仅方便出行,而且形象上去了,招商引资也方便,还能带动房地产。你要是不通高铁,谁去你那里投资?跟人谈合作都没有底气。”一位地方政府官员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2014年6月24日,目前山东省最长的高铁隧道,全长5505米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蓁山隧道顺利贯通。供图:唐克/视觉中国

这种“焦虑”也蔓延到普通民众处,高铁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更让人越来越离不开高铁。

2016年11月28日,重庆,渝万高铁当日开通,不少万州市民前来见证高铁开通,场面热闹如赶集。供图:王正伟/视觉中国

很多较大的地级市争夺不到高铁站,但也有的小县城较为幸运。例如,不到100万人口的县级市江苏溧阳居然拥有两个高铁站,这在全国显得有些不寻常。溧阳是已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的故乡。当地流传的说法是,“这得归功于张曙光。”这样的“不寻常”在地方的高铁“争夺战”中颇为微妙。这种微妙在阳副市长质问铁总相关负责人“凭啥可以修到你临清家门口”或可管窥一二。

2013年1月28日,郑州大雾,6000余名乘客滞留新郑国际机场。供图:河南商报邓万里/视觉中国

2017年1月5日,一列高铁动车组列车“蓬头垢面”行驶在胶济铁路上。穿越雾霾的高铁车身布满灰垢,与清洗过的车头等部位形成强烈反差的“阴阳脸”。近日,京津冀鲁等北方多地遭遇大面积持续雾霾天,网友晒出多张高铁在穿越雾霾后布满灰尘的图片,引发网上热议。供图:东方IC

2013年4月21日,哈大高铁夏季运行图实施,长春到大连仅需3小时16分。周先生从长春上车去大连,他好奇地在餐车上做了一个小实验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供图:新文化报白石/视觉中国

京九高铁选线纷争不断,沪昆高铁、郑万高铁、沿江高铁等项目的规划中,曾经相邻的兄弟城市一下子关系紧张,甚至为了高铁上演兄弟反目成仇的戏码。但当铁道部(铁总公司)统筹投资建设高铁站时,多选址在较经济的空旷地区

2014年8月25日消息,作为华南地区的特大型交通枢纽,广州火车南站规划强调60分钟内通达泛珠三角主要城市。然而,由于车站与市区相隔奇远,在深夜时几乎没有公共交通接驳,不少旅客投诉广州南站夜晚到市区公交少,黑车猖獗,打的困难甚至高价宰客。供图:符超军/视觉中国

一名广州市民的高铁搭乘体验示意图。

正在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就广州的城市性质其中一项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无疑是其中重要一部分。根据草案规划,未来广州将有十大火车站,分别是:广州站、广州东站、白云站(原棠溪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白云机场站、新塘站、增城站、庆盛站、南沙站(万顷沙)。但现行设站与市区的距离较远导致市民出行十分不便。

由于高铁站是铁总与地方政府出资建设,对于财政充裕的城市,能通过负担更多的投资份额,将站点建到对城市发展更有利的地方。

如上海、深圳、香港都不同程度地干预了设站:上海耗资150亿兴建虹桥综合枢纽;深圳在原有的深圳北站基础上全资另建了临近CBD的福田高铁站;香港也将高铁站安置在规划预期内的西九龙商务区。

相对于“超前”地建设巨型高铁站,这类照顾市民出行的兴建方式更受欢迎。

2017年8月8日,广东深圳,广深港高铁福田站绿化提升工程已顺利完工,为深圳中心城区再添新景,将成为深圳立体绿化的标志性景观。供图:邹碧雄/视觉中国

高铁已经逐渐缓解了当年春运的困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年的燃眉之急。近年随着高铁网的铺开,现在的问题更多是有没有合适的车次以及座位。

2017年01月20日,四川省成都市,动车上线运行后,头晚停满动车的成都动车段存车场变得空荡寂寥,只剩一辆热备车时刻准备着应急。供图:王正伟/视觉中国

高铁或者还有着不少的问题:服务水平不高、东西部收益差距巨大,重复建设等等,但已经没有人反对继续兴建了。

2017年4月21日,北京南站大批次列车晚点,候车人员滞留二楼候车大厅,场面拥挤堪比春运。图为北京南站候车大厅内,等待列车的旅客。供图:詹敏/视觉中国

高铁,也成为了中国的特色。改变着中国人,也改变着中国的形象。

2017年6月16日,天津,2017中超联赛第13轮前瞻,天津权健俱乐部乘高铁赶往秦皇岛。供图:董浩/东方IC

2017年5月3日,天津,5月,天津市宝坻区马家店镇庄头村格外热闹,这是村民搬离故乡的最后期限。根据规划,今年开工的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将从这个村子穿过,作为两条线路接轨站的宝坻南站就坐落于村庄西面。为了给高铁“让路”,村庄需要整体拆迁。庄头村这个名字,也将从地图上消失。供图:游思行大燕网/视觉中国

最后中国也会走出国门,影响中国以外的人。

2016年10月5日,亚吉铁路建成通车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记者用镜头记录了这些最可爱的人。图为亚迪斯亚贝巴拉布火车站的通车仪式上,当地乘务员在等待嘉宾剪彩。亚吉铁路是非洲大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和最长距离的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集技术标准、设备、融资、施工、监理、运营和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供图:文武/东方IC

参考报道:

[1]郭天力.高铁争夺战再起硝烟|《凤凰周刊》总第627期

[2]周群峰.高铁设站背后的博弈|《中国新闻周刊》总第817期

[3]劳佳迪.高铁盈利地图:东部赚翻,中西部巨亏|《中国经济周刊

[4]李研宇.多条高铁盈利,赢的不止是“纯利”|铁路网

[5]伍雩吴余.高铁站为什么这么偏远|大象公会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