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集上的7种手艺人将来还存在么?你怎么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13 06:10:26
阅读量:
农村街头制作元宵的大哥,大哥说,这个活我一年最多干十天,也就是在在正元十五之前一星期开始做,过完正月十五就不干了,再等下一年了。大哥说元宵在20多年前生意很好,自从超市有了各种口味的品牌元宵,生意就很难做了。大哥卖的元宵8元一斤,一天能卖百十斤。这十天最多做1000斤元宵,也就是挣个千数元钱。大哥做了一上午元宵变成了白毛女。
农民大哥的摊位。
农村集上农民大哥在爆米花,这种原始的爆米花在20多年前经常见,也经常吃,现在出现了奶油爆米花,这种爆米花就买的少了,城里直接见不到了,在农村集上偶尔见到,10元一锅,不知以后还有人做这行么?
爆米花的炉子。
农村集上卖的手扎灯笼,记得小时候过十五打的灯笼都是这样的,这种灯笼在北方民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历史,制作工序多达十几道,程序繁琐,在农村年轻人没有做的了,只有60多岁的老年人在干。现在各式各样的灯笼太多,也都制作精美,小孩子们已经不喜欢这种传统手札灯笼了。
大爷卖的灯笼10元一套。
农村吹啦弹唱的说书人生意也比较萧条。
农民大姐自己用钩针勾的小孩鞋子,精美漂亮,20元一双。
70岁李大爷编的竹筛子,50元一个。李大爷说,现在年轻都不干这个活了,农村用的也少了,我编的大竹筛子卖50元一个。
小簸箩40元一个,纯手工编织,别看人们都在看,买的人少。
老式椅子500元一对,不知年轻人是否还喜欢这样的椅子?
农村大集上50多岁的大姐和丈夫一起打铁20多年,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
这手艺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大姐说生意也不如从前。(
小鱼儿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