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06 12:29:42 阅读量:
榜样,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
过去的一年,西安这座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新的激情,也记录下了许多许多的关于好人、好事、好榜样的故事!作为城市安全稳定的建设者、守护者,西安公安的各个岗位上也涌现着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在做着平凡的事,亦如同千千万万普通的西安市民一样,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和你的平安幸福而奋斗着,创造着普通人的伟大!
新的一年来了!我们在这一时刻,想要聚焦一下那些普普通通的刑警、片警、村警……还有他们的集体,他们的岗位,以及众多他们的故事。为此,西安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聚力西安公安“聚焦西部最佳,打造公安铁军,奋力追赶超越,创建平安之城”的工作目标,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力图激励和激发广大民警的积极性、职业荣誉感,向古城人民展示西安警察风貌,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新年开篇之际,策划开展西安公安首届“平安西安•榜样力量”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新闻宣传活动。
春节过后,西安警方将继续为您展现“平安西安 榜样力量”风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鄠邑区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李强的故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采访李强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工作的目的就是,矛盾少一点、社会稳一分!”
李强是鄠邑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1996年警校毕业以后就一直在鄠邑区交警大队工作,站过岗、值过勤、处理过事故、调解过矛盾,“事故交警才是真正的交警!”这是他22年交警生涯的感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鄠邑区是西安市最年轻的区,满打满算也只有1周岁,南有秦岭、北依渭河,正好是西安地形的缩略版,高速、省道、市县公路、乡村公路遍布期间,跟李强说话从来不怕迷路,大大小小的线路都在他脑子里装着,就连路况、堵车时间也是随口报来。
“我父亲是教师,从小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从警这些年我也从来没有敢忘记,事故民警面对的就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将逃逸的嫌疑人绳之以法,为受害方争取更多的赔偿,在执法的同时减少衍生的社会矛盾,我觉得就是在恪守着父亲向善的教育,用积德的心态去处理矛盾,我觉得就能把事情办好!”李强说起工作,总强调心态很重要。
17年12月11日,晚9点左右,严某和女伴樊某正从鄠邑区回家,驾驶的电动摩托车却没了电,一个人骑上还凑合能开,两个人都坐上直接就罢工在当场,两人一商量,就由严某骑着摩托车在前面,樊某在后面跟着前行。冬天黑的早,郊外的路上也没有路灯,两个人倒也不急,慢慢的由东向西前进。走到鄠邑区南北五号路的时候,两人已经相距5、60米,樊某突然觉得身边刮过一阵风,一辆农用三轮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车厢里还装了一车颤巍巍的东西,车速太快连上面的篷布都快吹飞了,一声感叹还没出口,就看见严某骑的电动摩托车直接被三轮车撞飞,车辆碎片像烟花一样四散,严某也飞起在半空中,还没来得及尖叫,那辆三轮车已经绝尘而去。
李强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严某已经被送到了医院抢救,案件经过不复杂,但是破案的条件却有些困难。天黑、没有光源、樊某离得又远、事发路段还没有监控,除了知道是一辆农用三轮车肇事之外,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线索。正勘察着现场,医院传来消息,严某死了。看着悲痛欲绝的严某亲属,李强觉得作为交警要干点什么,虽然线索少,但是也要找到凶手,生命无法挽回,能给家属一些补偿也是一个慰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按照樊某的描述,李强安排人去查看沿途的监控,自己在现场收集起了线索。碰撞力度很大,车辆碎片飞溅的到处都是,不仅道路上有,路边的深沟里也有不少。道路上的碎片很好收集,可沟里就有了难度,路边种的都是阔叶的乔木,到了冬天早就掉完了树叶,沿着深沟里平平的铺满,有2、30公分厚,落叶上面有碎片,还有一些钻到了树叶底下。一个碎片就是一个物证,对这个线索不多的案件更是难能可贵,李强和民警们站成一排,把近百米的沟底梳理了好几个来回。
几个小时下来,碎片找到不少,但是都是严某的摩托车上的,结实的农用三轮就没有留下什么零件。“碰的这么厉害,不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啊!”李强不信这个邪,把电动摩托车直接进行了拼装,每一个碎片都还原到了原来的位置,在沟底树叶下发现的一个菱形转向灯罩多余了出来。农用三轮车很多都是组装车,打火机大小的灯罩每个车都会用到,靠一个脚趾盖辨认出一个人,这个难度还是不小。李强拿着这个灯罩找遍了鄠邑区的每一个三轮车市场,经过多名资深从业者辨认,这种菱形灯罩使用率不高,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某个品牌,车型终于确定了下来。
确定了车型,调取出的监控却不是很理想。距离事发地1公里外的一处监控拍下了事发时间段经过的三辆农用三轮车,但是其中有两辆的驾驶员戴着头盔。一针一针过着监控画面,李强也很担心,万一肇事者带着头盔,辨认的难度就会直线上升,好不容易用脚趾盖找到了人,抬头看才发现这个人还蒙着面,那就不单纯是郁闷这么简单了。
转向灯罩成了比对的重点,通过长时间的比对,终于确定三辆车中没戴头盔的那个农用三轮正是使用的这个菱形灯罩。李强长出一口气,驾驶员的相貌还算比较清晰,终于找到了嫌疑人,“不按交通规则要求佩戴头盔,是要付出代价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既然通过脚趾盖确定了人,下来就是要找到他。事发这条路是当地的一条主干道,东边接着西安市长安区,西边穿过鄠邑区可以到达西安市周至县和咸阳的兴平市,百十公里的路沿途有10多万人都凭此出行,找一个人确实不是太容易。
12日,除了通过沿途监控寻找嫌疑人轨迹的部分民警之外,李强中队全部展开了查找,交警大队还抽调了20多名民警一起展开搜寻。一东一西两个方向,一天、两天……民警们把沿途的70多个村庄挨个过了一遍,斗门、大王、甘河、渭丰、尚村、终南、司竹、哑柏、青化……光悬赏通告就张贴了2000多份。悬赏通告贴出去后,李强的手机就成了热线,各种消息纷纷传来,不管什么时间接到举报,李强都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可是每一次又失望而归。时间一天天过去,嫌疑人却始终下落不明,每每接到严某家属询问案件进展的电话,李强总是有些自责,不能找到嫌疑人、案件没有进展,迟迟无法为严某家人伸张正义,李强总觉得是对自己恪守的信念的冲击。
21日,两路民警都传来了好消息,西路民警走访中,在周至县司竹镇有群众认出来照片中的嫌疑人,同时东路民警也在长安区大王街道找到了认识嫌疑人的群众,两边群众都说肯定是,但是两边传来的名字却不一样,西边说名字叫胡某、东边说叫胡某某。小名?曾用名?不管有什么可能,都要一一落实,李强有预感,这次估计差不多。
来到周至县司竹镇的胡某家中,李强一眼就看见了停在院子里农用三轮车,虽然车辆经过维修,但是李强还是可以确定,就是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警察下这么大的势,胡某自己也知道跑不了,却没有投案自首的勇气,很快就交代了案发的情况,胡某当天从周至往大王镇拉树苗,樊某看见的“颤巍巍”就是卖剩下的树苗,因为当天生意不大好,胡某就耽搁了一会,天黑了才往家赶,天黑车速快,之后就出了事故。胡某某这个名字是他儿子的,胡某怕卖树苗挣钱被人知道,就在交易时一直用自己儿子的名字。
案件告破,李强终于送了一口气,可以直面严某的家人了。
细心寻找物证、扩大走访范围、善用现有科技力量,这就是李强破案的法宝。2018年1月15日,鄠邑区南北4号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个70多岁的老汉在散步路上被一辆电动摩托车撞伤,监控中都能看老汉叼的旱烟袋中的火星在空中画了个半圆,可见撞击力度的大小。李强在现场勘察中找到一根铅笔,就是通过这根木工铅笔,利用监控等技术,准确划定区域,不到10个小时,李强就找到了肇事逃逸的嫌疑人。
破案李强是轻车熟路,在他看来最考验事故民警功夫的是如何处理事故赔偿。道路交通案件有它的特殊性,刑事部分很好认定,而民事赔偿却是个缠牙事,“没有赔偿,老百姓不答应,也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如何能让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补偿,告慰逝者、帮助生者,李强也想了很多办法。鄠邑区大多为农业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车辆购买保险的时候只是购买交强险,更不用说在乡间行驶的农用车辆,事故发生后赔偿确实是个大问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17年3月,鄠邑区庞光镇环山路发生了一起车祸,当地一名妇女横穿马路时被车撞到,之后又被随后而来的两辆车辆碾压,刑事认定结束后,赔偿却一直谈不拢。死者的丈夫强调死者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家里就断了经济来源,三个肇事司机也是互相推诿,都想让其他人承担起赔偿的主责。一个逝者4个家庭,多次调解都吵成了一锅粥,根本就无法达成共识。李强组织一起调解不成,就开始跟4方分别谈,当事人谈不通就通过村上或者社会关系谈,摆事实讲道理、大到国情法规、小到各家情况柴米油盐,历时几十天,终于经过几十次交涉,在多方帮助下达成了协议。现金赔偿、保险公司垫付、打条子、列还款计划……能想到的办法李强都用尽了,多方满意达成赔偿。“也就是看你辛苦,要不然我也不会同意”当事人告诉李强。
有钱能赔偿的处理起来相对还容易些,实在没有钱的当事人,李强也曾碰见过。2017年12月鄠邑辖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高某驾驶一辆电动车将两名妇女撞伤,其中一名医治无效死亡。高某39岁,父母双亡后和一个在西安市内当保安的哥哥相依为命,他本人离了婚,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年初的时候还被人骗了婚,家里的一点积蓄加上借来的5、6万元化为乌有。案件不复杂,高某也供认不讳,但是就是没钱。第一次对高某进行询问时,逝者还在医院抢救,问完了情况已经晚上12点了,李强一边给高某做着工作让他尽快筹钱,好将来在定罪量刑时争取一个宽大,一边随口问了一句:“都这会了,早都没有班车了,你咋回啊?”“走回去。”高某家在鄠邑区蒋村镇,离交警大队的驻地有20多公里,走回去就到了后半夜了,李强提出来“天晚了,路太远,要不然我给你20块钱,你出门去挡个车?”高某漠然一笑“你给我钱,我也不坐车,有20块钱,我女子还在家没人管,我还能给她买些吃的。”听说高某的女儿还在家中无人照料,李强马上安排了不值班的民警将高某送回了家,送人的民警回来后说,高某的哥哥听说出事就出门去借钱,高某的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冰锅冷灶的连晚饭都没有吃,孩子很乖,开了个家里取暖的一个“小太阳”,静静的躺在床上等父亲……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高某入狱,这一家人就毁了!孩子她该怎么办?”转天一大早,李强就开始联系陕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会,申请一次性救助基金。同时又和逝者家属进行联系,告知高某家的实际情况,寻求谅解,在随后的多次接触中,逝者家属也明确表示愿意原谅高某“能赔多少赔多少吧!”
申请了救助基金、制定了还款计划,李强又根据高某的实际情况争取到了取保候审,“都是有孩子的人,要为孩子的未来多考虑,日子苦点不怕,有父亲的陪伴,相信孩子能健康的成长……”
为善不仅是对工作,对自己的战友也从来没有打过折扣,提起李强,同事们没有不说好的,22年来大大小小的交通案件,李强碰到过不计其数,基本没有当事人对他的工作有过异议,不仅每项工作他都冲在第一线,节假日加班也从没退后,“每年大年初一的班肯定是他的,别人抢不上。”“年龄大了,干不动了,等你哪天不干了,我也就不陪了”老同志善意的打趣,总是让李强心里暖暖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岁月如流水,22年来李强从没想着能立什么大功、破什么大案,因为每一个大案背后都有众多受伤害的家庭。妻子单位效益不好,他也从来没有发过愁,下班回家时能看着93岁的奶奶高兴的和老朋友打麻将,一大家子人能平静的生活,这就是李强最想的生活。
“希望交通参与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每个人身后都有很多关心他的家人,大家多想想家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故,矛盾少一点、社会稳一分,社会稳定了大家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李强说话总是很朴实,简单的话语阐述着简单朴素的道理。
图/文 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