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平利城关派出所:“一标三实”信息联通你我成效温暖人心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29 17:54:43 阅读量: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安康平利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在采集、查询、分析、比对上始终坚持“行万里路、见千口人、入百户门”的理念开展基础信息工作,并在服务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夯实群众工作根基,取得实际效果,获得群众点赞。

数据找物  快捷灵通

81015时,一男子提着一个女式斜挎包来到了平利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反映,昨晚在城关镇南区纸坊沟卫生室前的花台处捡到了这个包。请民警联系失主。民警立即当着该男子的面打开挎包检查,发现包内装人民币820元钱,1000元面值日元一张,两张邮政储蓄卡,一张身份证,现在有了身份证件就方便了,民警利用采集的“一标三实”信息进行查询,准确查询出该包的主人:城关镇龙古村的曹女士的联系方式。与其取得了联系,并核实情况。顺利地拿到自己丢失的包和物品,满怀激动的曹女士连连称赞“一标三实”的便捷。

信息找人  温暖便捷

822日,65岁的河北省保定市老人李某来到平利县城关镇派出所,希望民警帮她圆了自己的寻亲梦,想找40年没有见面的儿女。原来李某40年前到河北务工并定居,外出前李某在家有一对子女。现李某已经年迈,只知道自己以前是平利县人及自己的名字,说不清具体村组。民警一边安抚老人焦躁的心情,一边通知开展“一标三实”工作民警进行打听,最终得知普济寺村茨沟有一妇女已经出走了40年之久。民警立即带着该老人前往确认。根据他的“碎片记忆”和巧妙的利用“一标三实”工作,辗转半天,最终让老人与儿女再相认。阔别40年的老人与儿女抱头大哭,并对民警的帮助表达着衷心的感谢。

现场运用  及时妥善

窗体底端

917日,一精神病患者跑进了平利县城关镇居民王某家中,全身赤裸的安然睡起了觉,这可把王某急坏了。民警赶到现场找来衣服帮患者穿上,通过询问,了解到该男子名叫牛某,系精神病患者。随后民警将牛某带至派出所进一步核实其身份,通过“一标三实”里信息,终于联系到了牛某父亲,其父亲表示儿子牛某患有精神病,希望民警暂时给想想办法,自己会尽快赶来将儿子接回家。目前,城关派出所民警已联系了相关部门对牛某进行救助。因为平利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的及时妥善处置,有效地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得到群众高度评价。

救助群众  全面与实用

92111时,派出所接到报警,平利县南城社区门口有个老人晕倒了。民警立即赶到并联系了“120”,发现老人浑身酒气的躺在南城社区门口,由于老人年迈且已经醉倒,无法问清其住址及其他联系方式,只获知了老人名为陈某。随后民警与医护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检查,并通过“一标三实”查询,得知陈某女儿的联系方式。随即民警与陈某女儿取得了联系。看着民警在医院悉心照顾着老人,陈某女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连称赞。(华智恒)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