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15 17:24:43 阅读量:
2015年8月,魏雷江受组织选派从县森林公安分局星子山派出所来到巴庙镇吊钟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与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带领群众谋发展,从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做起,一步步地被吊钟村群众所认识、了解和信任,使吊钟村面貌焕然一新。
真抓实干 凝聚民心
巴庙镇吊钟村地处镇巴城的东部,离县城70多公里,全村五个村民小组,面积12平方公里。魏雷江担起了“第一书记”的担子,首先从吊钟村务工作入手,组织召开了吊钟村扶贫攻坚动员会,与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逐户摸底核实,开村组会议、入户调查,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和贫困户家中,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并记录了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年龄结构、身体健康状况、收入开支、地理位置,气候、海拔、致贫原因以及脱贫诉求等情况基本摸清。一个月后,他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认真做好干部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及时组织帮扶干部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和脱贫愿望,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制定党员干部群众联系卡,登记森林公安分局党员干部民警和村“两委”班子所有成员联系方式,逐户发放,上门张贴到群众家比较醒目的地方,畅通了群众与村“两委”班子的联系渠道;为方便群众办事,他与村委会同志商议,专门腾出一间房屋,并在森林公安分局大力支持下配齐了桌椅板凳等办公设备,设立了专门的便民服务室,方便了群众办事。在走访中发现有4户五保户的住房不安全,他及时向村委、镇政府领导汇报,镇上立刻调拨了4顶帐蓬对五保户进行了安置。同时对全村33户五保户的住房进行梳理,与村“两委”制定了对五保户的危房加固和原址重建的计划,争取解决全村五保户的住房。除此之外,并对79户贫困户进行拟定易地搬迁,争取早日解决贫困户的危房问题。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
魏雷江在走访中,看到贫困户刘光富家里有两个学生,妻子又患心脏病等慢性病,长年住院;贫困户胡德礼的家属又患子宫癌,给家里增添了很重的负担;贫困户王华的家属患重症肌无力;贫困户陈阳洪患尘肺、老慢支等多种疾病。魏雷江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给单位领导程开强局长汇报,单位领导及时进行了看望,并想方设法替贫困户争取临时救助。魏雷江又多次给患者细心谈话,鼓励患者战胜病魔,树立生活的信心,融恰了与群众的关系,将党的关怀带到群众中去。
2015年初秋,吊钟村遭受到前所未有冰雹灾害,他及时将情况向分局领导汇报,森林公安分局立即对受灾的村民进行了物资慰问,送去大米660斤,食用油22桶。
2017年初,魏雷江通过了解,及时掌握最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众和党员,将最困难的群众和党员的情况汇报给森林公安分局领导,森林公安分局立即对困难群众和党员进行了慰问,送去了物资和慰问金。今年上半年,魏雷江到贫困户鲜华贤家里走访,了解到他们很想发展家庭养猪,可是没有资金。魏雷江及时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村委,并与巴庙信用社取得联系,巴庙信用社主动到鲜华贤家里了解情况,及时给他贷了款。一个月后,魏雷江又专程到了鲜华贤家里查看养猪情况。鲜华贤的妻子很高兴地说,“我们已养了五条猪,计划年底吃一头买二头,两头养母猪发展,明年就能脱贫。”鲜华贤妻子脸上充满了欢乐和向往,连声说感谢第一书记的帮扶。
发展产业 强村富民
吊钟村山大沟深,是巴庙镇的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全村全部为农业人口。现有耕地3100亩,林地7430亩。一直以来,村民们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业靠种点玉米、土豆和务工养家糊口,养殖业全是小散养,全村成规模的产业。森林公安分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委针对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不适应发展需求,自我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能力不足,农村项目、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明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魏雷江左思右想,建议走生态发展产业之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并同村干部制定了以种植核桃树为主,在核桃树里养殖,发展林下经济的产业规划。第一步重点发展对技术和劳动力要求不高、见效益快的药材和养殖项目;第二步开展核桃栽培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核桃栽培技术,发展核桃产业项目。魏雷江知道他这个第一书记是代表县森林公安分局在吊钟村扶贫,必须依托森林公安分局作为扶贫“后盾”,并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和扶贫方案,向分局领导请示、汇报,征得领导在资金上、项目上的大力支持。
森林公安分局领导多次对吊钟村进行实地查看,走访调查了解,确定了短期项目发展大黄和白果和发展核桃产业的长期项目,2017年,全村成片种植大黄332亩,白果259亩。其中23户贫困户栽种大黄161亩;49户贫困户栽白果109亩;以每个大户带动2-3家贫困户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为了发展核桃产业,森林公安分局专门请来了林业技术工程人员李明和汉中市农业技术专家为吊钟村村民传授核桃栽培技术,培训村民100余人次,使村民学到了核桃树的栽培技术。在“第一书记”与村委共同努力下,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吊钟村成立了成立了森福康梦合作社,建成了1096亩核桃产业园。并将746亩核桃纳入退耕还林。总补助资金全村92.8万元。其中贫困户82户,种植核桃树445亩,为贫困户补助资金37.7万元。森林公安分局投入31万余元为吊钟村购买核桃树苗,送有机肥2吨,工具60套。2016年对吊钟村农户的自留山进行了国家二级公益林登记,总共落实生态林256户4911亩,63843元,惠及贫困户77户1722亩,按每亩13元兑付,年兑付补助资金22386元,每个贫困户每年平均兑付资金290元。同时,鼓励贫困户养猪养牛养羊实现增收。森林公安分局每年将拿出不低于1万元的奖金对贫困养殖户进行奖励。通过以上发展,目前已达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益。
重视基础建设 造福于民
魏雷江来到吊钟后,了解到吊钟村的群众用电线路老化,道路交通条件差,饮水困难,魏雷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认真撰写报告,多次反映汇报。经过多次与镇政府、县交通、发改等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交通局将完成吊钟至三湾的水泥路硬化,全长3公里;总投入410余万元的低压改造项目,目前已进入改造阶段,预计年底可完工并通电;今年四月份,水利局对吊钟村的饮水进行了测设,投入96.7万元,9月开始开始实施,年底将解决了全村饮水困难问题。这些工程建设的实施,带给了村民更足的致富信心。
从警官到村官,从执法者到服务者。县森林公安分局星子山派出所警官魏雷江完成了他人生的脱变。他视群众为亲人、视百姓为父母,魏雷江用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心、真情和实干的工作激情,阐释着新生代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用汗水书写人生,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陕西省镇巴县林业局:张富荣 程开强)编辑:董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