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旬阳县公安局:“智慧法制”筑牢公安工作生命线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14 11:18:33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刘仁平近年来,安康旬阳县公安局以法治公安建设为统领,以执法质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在新一届局党委“公安工作三年实现新跨越”的目标指引下,高点定位,智慧创新,追赶超越,三年迈出三大步,实现了从排名“倒数”到奋力“夺冠”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了执法公信力。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优秀公安局”和“执法质量优秀公安局”,被安康市委政法委表彰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

县局党委高度重视执法保障,将执法办案场所改造作为“三大建设”“重头戏”,按照“三统一”要求,对全局18个基层所队1800执法办案场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同时,充分运用智能化管理理念,建成办案中心定位管控平台、执法音视频管理中心和执法记录仪采集管理平台, 实现对执法活动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办案中心定位管控平台,推行办案区电子感应手环应用,实现办案区执法流程违规自动报警,活动轨迹自动跟踪摄录,视频自动合成、刻录,讯问过程远程指挥监督。
执法音频视频采集管理平台,实现场所执法和现场执法音视频在线监督和数据集中管理。
受立案改革筑牢执法权力运行“防火墙”
以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受立案制度改革,从规范接处警、受案立案、涉案财物管理、音视频管理、执法公开等五个环节,严把案件“入口”,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案管中心与110指挥中心和一线处警民警实现无缝对接,围绕受案立案进行全流程审核,有效杜绝有案不立、立案不实的问题。在各派出所设立案管室的基础上,创新实行法制员办公室、案件管理室、音视频管理室“三室合一”,有效规范运行制度。
建立健全刑事案件“两统一”机制,规范案件“出口”。规范内部监督管理,畅通与检法对口衔接渠道,办案效率和执法质量明显提升,该项改革工作经验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宣传推广。
电子身份证量身打造案件卷宗“密码锁”
通过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经验,不断更新观念,大力推行案件卷宗智能化管理,即:案管中心的每个案件卷宗均有“电子身份证”,并量身打造案件卷宗“密码锁”。
采用射频标签为每个案卷建立唯一的标识码,配发“电子身份证”,案卷从案管中心、案管室调出及归还时,监控系统能自动以非接触方式对案卷上的“电子身份证”进行扫描并启动网络摄像机抓拍记录,违规调取案卷或取错案卷的,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同时,可快速查询案卷、光盘详细信息,管理定点定位、流向清晰。
菜单式培训打牢执法质量提升“奠基石”
旬阳公安局从强化民警执法为民的理念抓起,以提升“核心战斗力”为主抓手,创新培训模式,推出常规轮训、对口跟班、自主选学3类新模式,确保每位民警年度集中培训不少于15天。
工作中,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基层一线执法主体,完善局党委中心组一月一学法制度,落实公安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制度。抓住“基层重心”,固化送法下基层、以赛促练、旁听庭审、法制大讲堂和警种夜校等模式,着力提升民警执法能力。
创新接地气成为智慧法制建设“助推器”
    近年来,旬阳公安局紧抓公安改革契机,总结提炼出了“565”说理式执法模式,即念好“五字经”,用好“说理六法”,做好“五个结合”。“说理式执法”以来,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县局“两e双微”平台和手机台,创新便民服务和警务公开模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有效增强公安执法办案工作透明度,大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执法规范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新的起跑线上,旬阳公安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为指引,牢固树立“智慧法制”理念,改革创新勇担当,追赶超越开新篇,奋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创出高水平,打造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编辑 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