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07 16:43:03 阅读量:
7月25日以来,按照部省市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全警动员,强力开展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特别是深刻汲取8月10日西汉高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沉痛教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层层动员,反复加压,持续打好“隐患歼灭战、路面防控战、宣传攻势战、协同共治战、队伍素质提升战”五场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警支队在省总队第一个月综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先后12次报道了渭南公安交警系统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主要成效表现在:
一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全市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事故,亡人事故与去年同比下降7%,没有发生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没有发生因执法不当引发的负面舆情,实现了“三个不发生”的阶段性目标。
二是安全隐患有效治理。开展隐患歼灭战,始终把“两客人一危”等重点管控车辆和重点隐患路段抓在手中,扭住3270台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的五类重点车辆不放松,向运输企业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189份,责令限期消除违法行为告知书263份,约谈重点企业25家,暂停严重违法企业12家,停止运营危化车4辆,排查上报隐患路段56处,整改省级挂牌督办隐患路段16处,公告注销作废达到报废标准的重中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413台,大型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营转非”大客车等五类重点车的检验率、报废率全部达到100%。
三是严重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开展路面防控战,全市组织统一行动5次,县域专项整治30次,夜查集中行动12次,查处酒后驾驶1028起、客车超员161起、高速公路占用应急车道286起,涉牌涉证3322起,向夜间违规营运的大型客车所有人下达整改通知书69份。特别是扎实开展农用车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专项整治活动,查处农用车非法载人255起,暂扣农用车358辆,签订承诺书4.6万份,为农用车喷涂“载人违法、乘坐危险”警示标语3.5万余台。
五是活动氛围铺天盖地。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宣传,依托市交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开办“两客一危”、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安全教育专场35场次,受教育人数1130人,有效提高了重点驾驶人的文明交通素质。组织“交警执法+现场直播+大曝光”活动,开展以“酒驾查缉、农用车专项整治、夜查行动”等为主题的网络视频直播56次,观看人数108万人次,整治效果倍增;依托《华商报》、《渭南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开展了四个波次的交通违法“大曝光、大警示、大教育”,曝光了57名因交通事故、酒驾等原因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员、427辆交通违法累计达50次以上的小型车辆、2866辆逾期未检、404辆未按规定报废的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对全市17处事故危险路段进行了公布、提醒,引发强烈社会震动。
主要做法是:
一、各级高度重视,层层传导压力。围绕吸取810事故教训,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把安全工作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市公安局召开安全推进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市长李明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建军,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建琦等领导先后深入市(县)交警部门检查指导十九大交通安保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与此同时,交警支队高度重视,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6次协调会,反复研究对策,协调部署推动,凝聚全警共识,矢志不移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
二、强化推进措施,确保一抓到底。成立由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军明任组长,闫丰胜支队长、智建峰政委任副组长的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攻坚战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班,推动攻坚战有力有序开展。一是细化工作方案。逐项确定攻坚战的牵头部门、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并把队伍素质提升战作为第五大攻坚战,将事故防控目标由总队确定的一次不发生10人事故调整为一次不发生5人事故,自我加压,高点定位,确保守住事故预防和队伍管理的底线。二是强化刚性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攻坚战考核与总体工作月考核、季度考核捆绑机制,加大较大交通事故、队伍违法违纪的扣分分值,实行“一周一次会商会、一月一次通报会、一季度一次点评会”的工作机制,每月表扬全市头名大队、约谈后三名,并在发生问题的大队召开现场剖析会,10月和12月将召开两次季度考核点评会,颁发红黄牌,考核结果以市公安局名义抄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劲态势。三是滚动督导推进。组成由支队班子成员带队的9个专项督导组,全部下沉一线,开展了三轮滚动督导,以暗访为主要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路面查重点违法行为、深入企业查交警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深入一线中队查活动开展,先后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218份,约谈大队领导15人,倒逼各单位攻坚战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