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时间:2017-09-06 14:52:14 阅读量:
近日,陕西省太白法院家事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家庭共有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两老人与儿媳、孙子从矛盾激化、激烈对抗到冰释前嫌、相互理解,最终一家人吐露真情、互诉悲伤。
案件的起因要从李某某的死亡说起,两老人即本案原告系死者李某某的父母,两被告即为死者的妻子与儿子。李某某2016年因糖尿病出现多种并发症,医治无效死亡。李某某死亡后,围绕李某某是否安葬在祖坟的问题,原被告发生分歧产生矛盾。李某某安葬后,李某某生前单位发放一次性抚恤金20余万元。关于抚恤金的分割,双方一直无法达成协议,矛盾的激化使得一家人反目成仇。老年丧子的痛心,加上家庭矛盾的激化使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失落与憔悴爬上脸庞,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儿媳、孙子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一次性抚恤金。
两位耄耋老人在需要养老送终的时候却痛失儿子,对两位老人同情与惋惜的同时,作为儿媳的被告收到诉状后难以接受。在法庭组织调解时,被告对两原告分割意见不满,认为自己与儿子收入微薄,儿子已到适婚年龄,面临巨额彩礼及房屋问题,公婆不能体谅其失去丈夫的痛苦,她对未来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加之双方以前的感情纠葛再次激化,儿媳情绪失控,使法庭的调解工作难以继续。
承办法官考虑本案虽是财产分割,但涉及双方多年的感情纠葛,财产可以依法分割,但感情纠葛需要时间去修复。因此给双方重新安排调解时间,让双方有一个冷静期,同时法官对双方的多年的家庭问题进行诊断,并积极引导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考虑一下对方的好处与优点,考虑一下爷孙的血脉亲情等等。经过法官背靠背的心理疏导、温情化解及双方的冷静思考,双方均摒弃前嫌,表示钱是小事,亲情不能丢,儿媳孙子也理解了老人养儿的不易,老人也想到了孙子的未来。
法官提示:“金钱勿吞噬亲情”,大多数家事纠纷都是因为金钱利益导致家庭冲突。作为子女,应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作为老人,也要理解子女的不易。双方及时沟通交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