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紫阳:柔性治水 水美紫阳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30 10:29:14 阅读量:

 群山环抱,绿水缠绕,山城相依,衬托着山与水绕指柔。乘一叶扁舟,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看炊烟袅袅,沙鸥翔集,群鱼戏水,入景、入画、入心,这里被誉为“北国水乡,汉江画廊”。

根据安康市环境监测站1-7月水质监测结果,紫阳汉江洞河口及支流任河入汉江断面月浓度及季均浓度均达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其中,任河入汉江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紫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铁腕保护汉江水质安全,统筹推进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汉江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坚守担当持续发力

81,紫阳县纪委、县监察局发出通报,该县双桥镇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饶荐全在工作中没有履行好河长工作职责,导致负责的河段县域内有滥采砂的环境违法问题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这是安康市首位因没有履行好河长职责而被问责的河长。该县始终把保护汉江水质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治污措施,从严治水护水。出台了各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河长制”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将环境保护作为全县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追赶超越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县纪委、监察局发布了《关于扶贫环保及规范市场秩序领域违纪问题举报范围和方式的公告》,在全县深入开展 “三个助力”专项巡察,重点对中省环保督察巡查发现和反馈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制度落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巡察、督办,推动了环保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铁腕治污保护环境

坚持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环境影响评价、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上维护生态环保安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辖区水资源开发规范有序,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稳步下降,重点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台《紫阳县采石类矿山关闭实施方案》,逐步淘汰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不含10万吨)花岗岩、瓦板岩及建筑石料类采石场, 15个露天采石类矿山关闭工作加快推进。强化“河长制”、“网格化”和“视频化”监管,全县共落实各级河长474人、警长18名,层层夯实护水责任。严厉查处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成立了陕西省首个驻县环保局检察室,建立了环保与公检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办案制度,先后查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 2 件,行政拘留2人,查封扣押1起,立案处罚8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起,形成有效震慑。

厚植本底改善生态

731,紫阳县蒿坪镇蒿坪镇金石村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建成,该工程日处理污水50方,服务人口为700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今年以来,该县统筹推进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两镇一区”污水处理设施和30个村环境综合整治、任河中小河流治理、小米溪沟及田家湾水污染防治等项目,完成绿化造林4.3万亩。同时,争取国开行贷款1.26亿元,启动实施了5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其中,规划实施污水处理设施38座、垃圾分类处理场2座。

以创促建提升品质

按照山水城融合发展的理念,以生态示范建设县、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坚持产城融合、景城互动,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统筹城乡发展。该县累计投入6.75亿元,拆迁县城沿江198817.8。同时在原址启动投资5亿元建设集观光娱乐休闲健身一体的环江旅游景观长廊等工程, 做到还江景于民,还空间于民。该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镇21个,市级生态村38个,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汉江画廊更加秀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环境保护局唐博)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