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05 14:29:27 阅读量:
“权为民所用、情为名所系、利为民所谋”。陕西平利县公安局老县派出所始终恪守这十五字箴言,从身边小事情做起,做好群众“小救助”、解决群众“小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实承诺,营造了警爱民、民拥警的浓厚警民情谊。
“熊孩子”走失五天民警相助回了家
2月13日21时许,老县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14岁男孩走丢了,请求救助。时值寒夜,民警到场后看到,男孩儿脸冻得发紫,浑身脏兮兮的。据了解,该少年叫“王松”,湖北竹溪县人,昨天和父母坐车准备到西安找舅舅,结果到安康车站走丢了。民警根据“王松”衣着特征,判断其可能性系离家出走。民警安排男孩食宿后,通过全国人口信息查询、筛查,最终确认有一人叫“王松”的符合条件。民警立即与王松户籍地民警电话微信联系,确认该王松正是其家人报案的2月9日离家出走人员。
“谢谢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帮忙,孩子真要遭大罪了,谢谢你们!”2月14日,从湖北竹溪县赶来的王松叔父见到孩子安然无恙,激动的几乎哽咽。原来,王松父亲早逝,自小跟随爷爷生活,性格叛逆,缺少教育,民警再三叮嘱家属加强管教,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精神病女子出走四个月忙了“一圈人”
2月23日一大早,家住安康汉滨区田坝乡的许某海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专程到老县派出所致谢,对民警为民排忧难、真情服务的好作风竖起了大拇指,感谢民警帮助许某海找回了走失四个多月的妻子曾某荣。
事件追溯到去年11月23日,老县派出所救助了这位曾某荣后,曾某荣闭口不言,民警无举之下将其送往镇敬老院临时安置救助。时至四个多月,民警通过发布走失人员协查通报,时刻不忘帮助曾某荣寻找家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22日,敬老院传来喜讯,曾某荣突然开口说话,能讲出自己名字和家人姓名,民警随即查询人口信息,最终联系上其丈夫许某海。据了解,曾某荣有精神病史,民警督促家属加强监管,尽快送医治疗。
“破小案、暖民心”力度不减
2月27日18时许,老县派出所接到在社区开办儿童游乐园的老板柯某报警称,自己钱包内的600余元现金被人偷了。案发前后不到48小时,该所利用视频监控锁定了三名未成年人,成功破获了这起盗窃案件,迅速追回被盗现金。
2月26日16时许,三名小学生进入柯某的宝宝游乐园,发现门口鞋柜里放有钱包,三人不谋而合,其中两人作掩护,一人盗窃,共盗取游乐园老板柯某现金600余元。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一作案过程被园内“小探头”全部记录了下来。直到2月27日下午六点,柯某才发现钱包现金被盗。民警通过调取园内48小时视频监控研判,最终锁定了3名未成年违法嫌疑人罗某、张某、刘某。民警追回被盗现金后,将其三人批评训诫,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平利县公安局老县派出所通讯员:杜官礼 高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