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城固社区民警林松入围“陕西好人”候选人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1-22 20:39:54
阅读量:
近日, “陕西好人”11——12月候选人名单出炉,城固县公安局博望派出所民警林松入围候选人名单。这是今年,林松在获得汉中市“十佳天汉卫士”、“汉中市最美系列人物”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林松,男,汉族,现年33岁,中共党员,一级警司,现为城固县公安局博望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从警以来,因工作突出,先后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民警”、“全省矛盾纠纷化解先进个人”;被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优秀民警”、“优秀户籍室民警”。
参加工作之初,他在一个偏远山区派出所工作,为尽快熟悉业务,他一边跟着别的民警学,一边看业务书籍,从接待群众、调解小纠纷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所领导看他肯专研,让他担负起了户籍民警职责。当上户籍民警后,他结合当地山区老百姓办理户籍手续时间特点,实行除节假日全天无休办公,群众到派出所能一次解决的决不让群众跑第二次。他还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出去,对群众的电话咨询认真解答告知,在他调走之后当地还有群众打他的电话咨询户籍手续的办理。二代身份证集中换发期间,工作量大、任务重,他从早上起床匆匆吃过饭一屁股坐进户籍室到晚上九、十点才结束走出户籍室,期间午饭大部分时间是在户籍室进行。一些办证群众反映村里有些年龄大的群众,无法到派出所采集人像办理换发身份证,他将情况及时向所领导汇报,并请缨和同事一起将所里的办证设备拉上到村上上门采集,得到了群众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从山区所到城区所,地方变了但唯一不变的还是他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对群众工作的热情。调到城区所后,领导安排他担当东环路社区警务室民警,东环路社区是一个流动人口数量大,居住的老年人多,社区重点单位集中的社情复杂社区。如何把警务室工作搞好是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打开工作缺口,他利用警务室和社区在一起办公的有利条件,跟社区干部打成一片,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对所管辖的社区治安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逐渐使社区居民知道了警务室新来了一个叫林松的年轻小警察。为了融入社区居民中,他结合自己有过当户籍民警的经历,主动给办理户籍手续的居民进行户籍政策和流程告知,使他们少跑弯路,逐渐取得社区居民的认可。
取得认可还不行,还需要走进群众的生活中,取得他们的信任。在通过处理东环小区7号楼一起因楼上居民因购买的烤火煤块太大在阳台砸煤进行分解,被楼下居民投诉的纠纷时,给了他工作启发。他发现城区居民生活特点不像农村,有的同楼住几年不见得认识,缺少交流,邻里之间为一点小事就发生纠纷。为此,他通过在社区每栋居民楼物建“矛盾纠纷舆情信息员”及早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设立警务室接待日,定时收集矛盾纠纷信息;通过入户、电话回访调解的矛盾纠纷,做好事后跟进;还利用日常走访,召开“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对社区内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随机排查,及时收集、掌控辖区内各类苗头性隐患。近年来,他依法有效地化解和调处了各类矛盾纠纷近百起,没有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导致民转刑案件。
在警务室工作中,他还把降低社区发案和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一项准则。针对社区小区分布特点,构筑起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发动10余个热心大爷、大妈,利用经营的小卖部、路口休闲等对小区实行路口守望,并成立巡逻队加强社区巡逻防范。第二道防线:将社区的17幢居民楼房分成4个单元,每个单元组织楼长轮班负责单元的社会治安、治安信息情报收集等工作,实行治安区域联防。第三道防线:对有条件安防盗门的居民楼通过楼长带头,居民参与方式,在社区发动安装防盗门,发动沿街店铺安装视频监控。通过筑牢这三道防线东环社区,近年来盗窃案件发案大幅下降,今年已连续3个月零发案。同时,他还在社区主要位置悬挂警民联系牌7个,在重点地段树立等身人像联系牌2个,以便及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通讯员:田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