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公安探索“互联网+”治安管理新模式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0-12 11:08:26 阅读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 韩璐

 

    近年来,榆林市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警务工作切入点,积极探索“互联网+”治安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互联网+业务宣传”开辟警民沟通新渠道。市公安局在开通了“榆林公安”政务微博的基础上,又开通了榆林公安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将安全防范知识、便民利民举措等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推送到客户终端,实现“点对点”的宣传效果。目前,“榆林公安”微信平台将公民出入境业务办理、消防审核、便民电话、交通违法查询、车驾管业务办理服务等便民措施搬上移动互联网,为群众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也有效提升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二、“互联网+基础警务”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推行“三警合一”警务模式,探索将基层基础警务工作与互联网融合。目前,清涧县公安局已建立了面向辖区群众的网上“QQ爱心发布平台”,通过在线解答、网络邮箱等功能将预约服务、办证指南等一整套业务整合到网络上,定期发布普法知识、法律宣传等内容,服务广大群众。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称,该“QQ爱心发布平台”针对辖区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将制好的每一批身份证按时在该平台发布,使办理身份证的群众在异地就能知晓身份证的办理情况,避免了来回奔波带来的不必要开支,受到群众好评。

三、“互联网+安防视频”构建治安防范新格局。全市公安机关紧抓公共视频监控及“小探头”建设的有利契机,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视频监控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到公安指挥中心,基本实现重点关联对象的自动筛选。目前,榆阳区推出由使用单位、区政府、所在街道办事处各出资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模式,整合了大量社会闲置视频资源,提高了基础信息采集质量,为服务实战奠定良好基础。

四、“互联网+户籍办理”提升服务群众新效能。市公安局户政部门推出身份证异地办理、考生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新举措,同时将户籍办理各类事项的流程、政策法规等在门户网公布,公开办理流程和进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市已有80余个派出所推出了户籍办理宣传微信公众账号,将业务办结告知、身份证到达告知、硬件故障停办告知等相关信息定时发送到微信平台,让群众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少跑冤枉路。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