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9-28 13:50:54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 雅 旻 汪华平)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不断提高,陕西省岚皋县公安局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新要求和实战需求,完善优化“九项警务新机制”,夯实“民生警务”,深挖山区公安综合实力新潜力,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是建立多警联动、多管齐下集约式打击犯罪新机制,向合成作战要效力。该局根据刑事犯罪新特点,依托搭建的移动警务指挥平台,打造重特大案件多警联动同步上案机制;建立视频防控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打、防、控体系,提升打击犯罪水平;创新阵地控制机制,通过“六圈”信息平台,筑牢刑侦工作基础;推行“6+N”模式打造专业化刑侦队伍,构建“大刑侦”工作机制,提升克难攻坚能力;建立“三联、三协”工作机制,提升打击跨区域犯罪能力。
二是推行“5521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从源头防范保平安。在全县推行“55212”调处工作法,实行“以案定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以案定补。进一步丰富拓展“三调联动”新内容,将调解组织延伸进驻到各基层单位、行业、企事业部门,使群众出现小矛盾、小纠纷找得上人,说得上话,解得了难,帮得上忙,将过去矛盾纠纷“中转站”变成“终点站”,形成派出所牵头,相关单位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格局。
三是推行派出所“123+3”勤务机制,筑牢基础激活力。该局在城关派出所推行“一室二站三队”式勤务机制,派出所内设指挥研判室,社区警务工作队、巡逻防控(治安)工作队、刑事侦查队;在县城中心区域和出城要道口设立街面警务工作站和警务查报站,负责街面警务服务、查缉堵截、屯警街面、应急处突等工作;在农村派出所,将警力整合为内务组、办案组、社区警务组,分工合作,职责清晰,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机制健全,促进辖区治安持续稳定。
四是建立执法公开阳光警务机制,借社会监督提能力。该局制定出台《执法公开实施细则》《执法公开内容清单》,规范执法公开内容。以“岚皋民生警务平台”为依托,向社会公开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行政案件以及执法依据、进展、结果等信息,对涉密不宜向社会公开的,案件当事人只需通过报警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就能对案件受理(立案)、查处(侦查)、结案(破案)等执法办案过程进行全程查询和监督。全面夯实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强化执法主体建设,解决受案、立案不规范的症结。
五是落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125”机制,以部门联勤强管理。该局在全县12个镇的农村道路“125”管理模式全面铺开,建立农村劝导站35个,配备专兼职劝导员35人,确定专职民警和干部24人;全县1443公里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标识标牌和管控设施得到完善,形成“政府主导统领、部门依法监管、层级联勤联动、社会资源互补、责任担当捆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格局。
六是落实队伍管理“六化”机制,靠自身建设壮警力。该局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内务管理制度化、教育培训实战化、业务工作标准化、监督管理动态化、绩效考核科学化等“六化”管理机制,全力打造队伍正规化养成警务。推出爱民、敬业、担当模范杨大平、魏诚、胡巧云、刘梦飞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局民警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七是大力推行重点工作奖惩激励机制,以重点突破谋发展。该局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侦破重大案件奖励办法》《防控责任倒查追究办法》《提供案件线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惩制度,实行光荣榜上晒成绩,公开栏上找差距,定期网上考核通报,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发民警工作激情。
八是推行文职协勤规范化管理机制,为队伍发展添动力。该局建立《协勤人员管理办法》《日常考核办法》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协勤人员的“德、能、勤、绩”分阶段、分岗位进行综合考核排名,末位淘汰。联合县人事管理部门出台《岚皋县公安文职雇员管理暂行办法》,开辟“从协勤人员中择优招录文职,从文职人员中择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新途径,稳定协勤队伍,拴心留人。同时,紧扣“教培考训、分级管理、跟踪监督”三个环节,落实“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的管理机制,完善单位、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加强协勤队伍的动态管理。
九是创新公安宣传“4+1”机制,重公共关系树形象。该局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需求,建成“岚皋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岚皋公安手机报”、“平安岚皋”微信公众号和“岚皋公安微博”,同步运行,一体化运作,建立媒体群协作互通渠道,形成具有岚皋公安特色、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4+1”公安宣传模式,为构建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董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