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雁山脚下,“第一书记”秦宏在用心为百姓做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8-17 19:03:42 阅读量:

 本网讯 (通讯员 王会 周歌) “秦所长这两年真是给我们家帮了大忙,我们全家人一辈子都感激不尽……”817日上午,在安康市石泉县喜河镇档山村,说起“第一书记”秦宏,今年42岁的刘某难以抑制心头的激动之情。前些年,刘某一直在外务工,虽然收入还算可观,却无法照顾家里,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以致于夫妻感情出现“裂缝”。去年,通过秦宏的帮忙,刘某在老家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不仅收入可观,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而在档山村,像刘某这样,对“第一书记”秦宏深表感激的百姓还有很多很多。

石泉县喜河镇档山村“第一书记”秦宏,出生于19749月,大专文化。1999年,从部队退伍后,他如愿以偿进入公安部门工作。这些年来,扎根基层一线,始终发扬“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格。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履责,通过案件侦破、矛盾化解等太多太多的事情,与广大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2013年,被组织任命担任喜河派出所所长,带领全所民警脚踏实地捍卫一方平安,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逐年大幅提升。这几年来,他在本职岗位上不折不扣兑现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职业初心,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四个主动”,即主动联系群众,掌握百姓面临困难;主动排查矛盾,隐患纠纷及时化解;主动开展防范,真情捍卫群众利益;主动引导脱贫,引导百姓发展致富。由于工作表现赢得各级组织、领导的认可,2015年,被石泉县委组织部任命为喜河镇档山村“第一书记”。

面对组织的信赖,面对喜河镇档山村181596名群众的期许,他深深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然而,内心渴望为百姓做事,渴望在基层干出一番成就的激情,激励着他勇于“上路”。担任派出所所长的过程中,对辖区的档山村原本就十分熟悉。地理位置的偏僻、基础设施的薄弱、产业发展的滞后……诸多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档山村的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档山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4100元。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身为“第一书记”,不管面临怎样的困难,无论横山面前的是多么艰巨的挑战,必须要勇往直前、不能退缩。通过对村里现实状况的充分研判,通过向辖区其它村组的“致富能手”们“取经”,秦宏逐渐疏理出一套带领档山村民脱贫致富的“四步攻略”。

首先,从增强百姓致富信心入手。秦宏先后多次带领乡亲们分批次、分层次到周边乡镇进行学习“取经”,学习致富乡镇、“发展能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从思想上增强百姓发展致富的信心。其次,从改善基础设施着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络,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了“产业路”。再次,切实发挥好党员模范、致富能手的引领作用。过去,村里组织制度落实不到位,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发挥,各自为阵,表面看来一团和气,实则缺乏凝聚力,支部未能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针对这一“症结”,通过组织学习、谈心交流等形式,促使广大党员明白自身权利义务,并逐渐营造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企业推动、农户跟进”的脱贫致富模式。

通过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制度,村里党员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奉献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党员王德彩,在茶园发展过程中,不仅带头将自家的五亩好田好拿出来发展茶园,还动员带领周边群众参与到茶园建设中来,带动发展茶园200余亩。党员陈国银尽管自家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却经常照顾比自己更为贫困的“五保户”李天才,为营造和谐文明乡风做了表率。党员高远敏虽人在外地私立学校任教,但始终心系家乡发展,高远敏经常为家里的乡亲提供“就业信息”,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村里先后有6名劳动力赴温州找到理想工作。

在切实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第一书记”秦宏也注意积极做好贫困党员的关爱照顾。比如,党员邵尚伦家境困难,妻子体弱多病,我多方联系“爱心企业”,最终促成咸阳康惠医药公司为邵尚伦的妻子免费诊疗。该爱心企业还为村里的百姓送来5万元慰问金,并先后两次来到村里为山区群众进行免费体检。另外,注重能够产业带动,拓宽百姓增收致富渠道。档山村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而且,很多乡亲都具备制作茶叶的手艺,因此,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秦宏通过与村组干部多次协商,在赢得广大村民积极响应的基础上,档山村开始大规模投资茶园建设,计划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600余亩的茶园。目前,已初步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起茶园200余亩。

其实,在秦宏看来,与老百姓打交道,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满怀真情,只要干部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能脚踏实地为群众考虑,那么,就一定会赢得百姓的理解、支持。这两年来,秦宏在尽心尽力营造喜河辖区平安的同时,将大量的精力与汗水投入到档山村的改善当中来。档山村三组百姓胡仕华,3年前因醉酒驾车被喜河派出所处理,当时,胡仕华心里也有怨气。然而,担任“第一书记”后,秦宏主动来到胡仕华家中,了解到其家庭经济状况并不景气,但他希望发展网箱养鱼产业,而手头资金不充足。于是,秦宏为其担保,帮助其顺利拿到5万元的政府贴息创业贷款,为胡仕华创业致富提供了帮助,这件事情也让胡仕华格外感激,其表示一定要自觉遵纪守法,如今,他不仅在创业道路上有所收获,而且,还成为了村里的“义务法制宣传员”。

档山村一组年过七旬的老人曾良银,以前因房屋意外失火,导致生活十分困难,秦宏经常前往老人家中看望,并为老人送上米面粮油。真情换真心,秦宏对老人的关心照顾,也赢得老人的爱心回报,老人经常将自家菜地种植的蔬菜送到派出所。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的时间里,秦宏已经和档山村的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感情,当他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档山村的改变当中时,乡亲们有着真真切切的体会,大家都纷纷表示,既要创业致富,更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争当遵纪守法“带头人”。现如今,档山村的村貌村风在不断改变,百姓创业致富的劲头格外强烈。“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带给乡亲们这样的改变,再多的努力,再多的辛苦,我都觉得无比欣慰。”秦宏欣慰地说到。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