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8-11 14:13:03 阅读量:
今年以来,吴堡县公安局坚持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维稳之本,立足“抓排查、调纠纷、除隐患、重培训”四举措,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力促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排查,强化源头治理。一是强化日常排查。坚持预防为先理念,组织社区民警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听民声、访民意,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今年以来,全局先后出动警力100余人次,召开恳谈会、座谈会3次,组织宣传活动10余次,张贴发放宣传品2000余份,搜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100余条,掌握各类影响社会稳定情报信息10余条,整理上报5条。二是强化重点排查。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和敏感时期,针对非法集资、拆迁征地、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容易诱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问题,积极开展社会治安风险点专题研判评估,从源头上减少重大矛盾纠纷的增量和存量,并结合社会治安整治行动,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拉网式排查,适时组织开展重点排查工作。三是强化源头分析。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逐一归类梳理,登记建档,落实情报信息报告、分析、预警、反馈制度,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早预防群体性事件和其它突发事件的发生,真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调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一是及早介入,快调快处。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情况熟悉、做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对各类现行纠纷坚持快调快处,在查明事实、固定证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及时进行调解。二是因势利导,联合调处。在办理因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中,主动邀请司法所调解员和当地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参与,将公安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三是以人为本,法理结合。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法理结合,一边向当事人进行法律政策宣传,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开导,充分考虑当事人双方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有效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3起,化解处置不安定因素7起。
三、除隐患,抓好基础工作。一是切实加强街面巡逻防控。加强街面巡逻工作,重点加强政治中心区、党政机关、中心广场、商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定点执勤、“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快速处置。二是积极开展案件回访。针对近期案件开展情况,加强对警情、案件的回访力度,对有不稳定苗头的和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特别是涉警矛盾纠纷,进行跟踪调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化解,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三是严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以派出所为单元,充分发挥社区警务效能,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行为举止反常或扬言报复他人的,逐门逐户开展排查,纳入管控视线,并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迅速开展调处工作,坚决化解在源头、稳控在当地。
四、重培训,提升化解效率。一是培训到位,强化基本素质。通过集中培训、民警自学、以老带新、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锻炼民警劝导疏散群众、防控重点部位、协调配合等能力。二是以考促学,提升业务技能。社区是矛盾纠纷调处的第一道防线,为全面提升社区民警业务技能水平,3月18日,组织全局社区民警进行了社区警务技能竞赛活动,对重点人员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民警对各类紧急性、突发性、群体性案(事)件的迅速反应、及时应对能力。三是严格考核,狠抓奖惩问责。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纳入民警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励民警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积极性。(吴堡县公安局 王亮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