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7-25 17:18:27 阅读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 韩璐
今年以来,榆林市子洲县公安局从小处着手,通过小案件、小宣传、小服务、小调处等“小警务”,让警务前移,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成就了大平安,探索出山区平安建设新路子。
一是对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案件“零容忍”。为确保治安大局平稳,子洲县公安局紧盯大要案侦破不放松,严惩黑恶犯罪不手软,严打突出治安问题不懈怠,组织实施“秦风·冬季亮剑”严打行动、禁毒“利剑”专项行动,对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案件“零容忍”。为及时侦破各类案件,创新理念,推行查、控、挖、追、返的“五字”破案机制,实行“四定”责任制,即定人、定案、定责、定时限,分解任务到民警个人,形成个个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的破案机制,全面提升破案率。完善街面巡防机制,建立巡特警巡回巡、交警定点巡、公安检查站设卡巡、派出所辖区巡的四级巡防机制,将城区划分为4个巡区,确定48个必巡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加强农村治安巡逻防控,组建了18支“红袖章”农村治安巡逻小分队,通过“政府管理、公安指导”的模式开展日常治安巡逻以及防范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二是窗口服务“一站式”,服务咨询“一口清”。走访群众、联系群众是深化平安建设的法宝。“一村一警”模式推行后,子洲县公安局探索开展驻村民警“三问三解”活动,即问治安解民忧、问民需解民困、问民情解民怨,把宣传服务进基层、进村屯、进家庭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每到一个村子,民警都通过村部大喇叭,从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交通事故等方面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遇到聚集聊天群众,民警随即驻足,宣讲安全知识。特别是在防范诈骗方面,民警结合典型案例,对封建迷信、网络中奖、冒充公检法等各类型诈骗手段,逐一分析,全面支招,并对严打战果予以宣传,群众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三是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全面落实首接责任制和“马上办”制度。明确户政、派出所窗口单位第一位接待群众的民警为首问负责人,负责提供全程接待、引导、承办服务,从源头上杜绝“冷、硬、横、推”现象。全面推行窗口服务“一站式”,服务咨询“一口清”,高效办事“一次结”,服务质量“一键评”,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四是坚持群众满意导向,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再局限追求“抓人、刑拘、逮捕”等数字指标,而是想方设法化解矛盾、消除民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把信访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对排查中发现的各类矛盾和信访苗头,组织民警提前介入,将“坐堂待访”变为“主动约访”、将“群众上访”变为“带案下访”,实现抓早抓小抓主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对于信访积案,实施“五个一”化解机制: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包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