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7-18 18:54:26 阅读量:
今年以来,吴堡县公安局以群众满意度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通过警民共建、警校共建、警企共建、警网共建四种“警+N”模式,拓展服务群众新渠道,实现公安工作与群众工作的紧密结合。
一、“警+民”模式,提升窗口服务效能。近年来,该局以规范窗口工作,通过强化“优质、高效、便民、惠民”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能。该局全面推行“六公开”和“三个一”模式,“六公开”即公开服务事项、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工作流程、公开办结时限、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督方式,通过发放警民联系卡、便民服务手册、岗位职责标准上墙及“微平台”等新型媒介的形式把服务亮出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同时,全面推行“三个一”模式,即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接待服务的第一位民警作为首问负责人,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能够一次性办理的事项要当场办结,不能一次性办理的事项一次性告知其需要补充的问题。并通过明察暗访、监督员反映等多种内部和外部渠道,准确地了解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积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重症患者及困难家庭提供上门服务。
二、“警+校”模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的安全检查,督促学校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内部安全防范措施,帮助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巡逻守护、应急报备等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完善内部治保措施,提高中小学校、幼儿园发现、预防、控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围绕学校周边做工作,加强网吧和娱乐场所管理,抓好社会闲散人员管控,定期组织检查整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杜绝涉校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学校、幼儿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良好,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该局每年都组织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进校园,讲授法制教育课,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加强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防范教育,为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教育,提高学生防盗、防抢、防骗、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月30日,组织民警深入县中学、一完小,为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安全宣传教育课。
三、“警+企”模式,全力服务企业发展。该局积极开展安全防范进企业活动,为企业“送法律”、“送安全”。去年以来,先后组织民警深入县“羊老大”旅行社、县公交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活动,采取发放法律读本、宣传海报及宣传手册的形式,分别向员工们宣讲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如,旅行社所需办理出入境证件及公交公司所需责任通知书,切实提高企业职工自觉守法、积极学法的主动性,为有效预防犯罪和提高企业防范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进企“送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组织治安民警深入到县农行、信用社,实地查看消防设施是否齐备,消防应急措施是否完善等情况,以及防抢、盗等突发武装演练,并指导企业安保人员开展大检查活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落实专人跟踪督导,并对安全人员进行专职“防抢”实地演练。今年以来,共发现企业各类安全隐患20处,现已全部整改消除,防抢、盗等突发武装演练5次。
四、“警+网”模式,拓宽警务服务渠道。该局依托“吴堡警讯”微信平台、“吴堡公安”官方微博等现有网络平台资源,着力在拓展功能、优化服务。针对吴堡实际特点,紧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抢劫、电信诈骗、入室盗窃等突出治安问题,适时发布预警防范,向广大群众发布各类安全防范及警方提示信息,有效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该局由传统“面对面”警民互动转变为“键对键”、“点对点” 的警民交流,积极通过微信、短信平台时实发布敏感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安定民心。对于不法分子在网上捏造散布的负面图文消息,通过微博、短信平台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平息网民担忧,稳定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去年6月份,吴堡群众的微信朋友圈中,一条大量流传城区有人拐卖儿童的照片和文字信息,得到大量转发,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恐慌。我局得此知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找到了此人。随后通过“吴堡警讯”平台迅速发布紧急通知,标题为:微信朋友圈流传城区有人拐卖儿童系网络辟谣。平息了网络风波,稳定了群众的恐慌情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吴堡县公安局 李云隆 李香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