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6-30 21:54:44 阅读量:
陕西平利县公安局八仙派出所张林
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坚定、真诚、自信的信仰,是净化人心的甘露,是让人舍生忘死追求改变现状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发展史,亦是一部血泪史,呈现在后人面前的是峥嵘岁月的纷繁浩荡和沧桑巨变,清王朝的闭关政策,使中华民族由世界中心沦为边缘地带,遭受到世界各资本主义列强的瓜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从割地赔款到沦为殖民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四下奔走,前仆后继,为改变今日之中华,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种艰难卓绝的逆境之下,他们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多数还来不及留下姓名就被敌人杀害或被叛徒出卖死在自己人的枪口之下,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一路前行,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有识之士逐渐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南陈北李的建党准备,到嘉兴会议的召开,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之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至此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了独立。
历史不会忘记为中华民族独立付出了巨大牺牲的英雄,也会将出卖国家主权利益、投敌叛变的小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什么也不能缺信仰。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精神财富,只有有信仰,才会有希望、有力量,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态势中迷失自我,坠入腐败的泥潭。只有坚定信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生命充满力量,让灵魂获得飞跃,精神得到慰藉。
历史证明,信仰是关系一个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伟大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在对社会经过全面的思考之后,毅然选择了武力推翻清王朝,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逃亡,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主政体,以巨大的牺牲让位于袁世凯,后国家陷入了北洋军阀时期,内战不断,民主政体遭受挫折,孙中山先生再次举起了维护民主政体的大旗,创立了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以“三民主义”和“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校训精神带领着新生的国民党进行维护民主政体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步伐,不料中道崩猝,后国民党内斗不断,在抗战时期腐败横行,抗战胜利后更是完全忘却了当年的革命理想,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失去民心败退台湾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反观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毅然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第一天起,共产党人就坚定接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从最初的13人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以超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从南昌到井冈山、从贵阳到延安,从西北坡到北京,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追随,以“小米加步枪”的简易装备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号称拥有八百万美式装备的“飞机大炮”,这是信仰的力量,是历史发展偶然中的必然。
信仰坚定,坚定的信仰关乎人生的发展方向,方志敏曾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拥有坚定信仰的人,在面对强大的敌人和生死存亡的选择面前,才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以大无畏的气概保护他人;若信仰不坚定,在纷繁复杂的事件面前,必然会丧失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定力,不辨真伪,人云亦云,甚至叛党投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信仰真诚,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从内心深处真诚坚守自己的信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念,才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昂扬向上,执着追求,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只有快速提升精神文明,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准则,以此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近观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日益常态化,一些道德败坏、毫无底线、台前幕后大搞两面派的官员纷纷落马,就是信仰不真诚,信仰缺失所造成的结果。
信仰自信,共产党人应该姓共,对自己的信仰要有充分的自信,不容丝毫疑虑。前苏联共产党历史性的终结,造成的亡党亡国,就是信仰自信丧失的必然结果。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改旗易帜与坚守共产党旗帜的斗争史,因此,共产党员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信仰自信,使灵魂得到洗涤,信念更加坚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人生就有了目标,航行就有了方向,奋斗就有了意义,我们的国家、民族定将一往无前、战无不胜。正如毛泽东主席对革命必胜的精辟论述,“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