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民警柯庆兢兢业业为民营造平安出行环境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4-05 09:59:58 阅读量:

 

本网讯 (通讯员 周歌 赵强) 他用务实行动带领民警“向我看齐”;他用人格魅力鼓舞民警奋发进取;他用主动作为有效挤压事故案件;他用创新拼搏真情守望民众平安……21载从警路,他用脚踏实地的铿锵足迹,谱写着一曲曲真情为民的壮歌,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职业担当。2013年,他被局党委任命担任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指导员,在中层领导的岗位上,不负组织厚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他就是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指导员柯庆。
几年间,他团结引领中队民警众志成城、创新勇为,向组织、向人民交出一份值得“点赞”的工作清单。辖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案起数逐年保持下降、全县连续10年未发生3人以上交通事故、近5年来处置的数千起交通事故,实现了“零投诉、零违纪、零上访”……在辖区道路交通环境逐渐向好的同时,柯庆近些年来也屡获上级表彰奖励,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4次荣获上级嘉奖,2次被市交警支队评为优秀科所队长。
优化学习制度,为胜任本职打基础
作为一线政工干部,柯庆同志积极带领中队民警践行“三严三实”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局党委推行的“2833”警务实战改革机制,引导激励广大民警奋发有为、拼搏进取,坚持将“四项建设”、“十项重点工作”与事故预防处理工作有效结合,着力优化全队作风,为尽职履责提供坚实政治保障。通过组织民警学习专业法律法规,使民警对常用的法规条文了如指掌,继而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合法高效,从源头上遏制托关系、说人情等歪风,为提升办案质量、提升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提供技能保证。
柯庆同志善于思考,他着力优化完善中队民警常态化学习制度,通过建立“周三学习日”、“每月大考评”、“季度案件点评”等相关制度,督促全体民警强化“自我充电”、“依法办案”、“主动防范”、“人性调处”四种意识,引导民警既要扎实学习各类法律法规,从而实现了依法高效办案,同时,能够掌握化解矛盾纠纷的技巧方法。在纪律方面,他们要求民警扎实践行“六个一承诺”,并向社会各界公众投诉举报电话,随时地民警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约束,正是在这种良性制度的影响感激下,中队民警不仅自觉养成勤于学习、崇尚法律的良好习惯。正是因为坚持不懈的积淀,在支队执法月考评中,石泉大队事故处理业务始终做到名列前茅。
主动调处矛盾,为保障和谐做铺垫
近些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大幅飙升,加之一些驾驶员技能不高,轻微交通事故呈高发态势,而且,很多轻微事故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既容易引发交通拥堵,也可能会导致矛盾升级,对此,柯庆同志通过认真研究先进地区的做法,并结合石泉当地实际情况,向大队请示后,2013年初,石泉中队在安康地区率先推行了轻微事故快速理赔机制,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没有人员伤亡,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双方通过现场取证,便可立即撤离现场。这一举措施行以来,先后有2600余起轻微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同时,柯庆同志积极与县司法部门接洽,专业律师长期驻扎交管部门,近3年来,先后有1200余起符合民事诉讼的交通案件,在相关律师调处下妥善化解。而对于出现亡人事故案件在前期安葬调解工作中,由镇党委(政府)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村(社区)书记、主任、辖区司法所、交警中队、石泉县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事故处理中队共同组成调解小组,召集各方当事人依法调解,从而使每一起亡人事故善后安葬事宜在短期内都能妥善处理。在民事赔偿问题上,除经县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及辖区司法部门调解结案外,其余均引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终由人民法院裁定解决民事赔偿。因当事人经济困难的,中队积极协调县司法局向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并协调人民法院减免诉讼费用。
公平公正办案,为执法公信树品牌
公安部门办案,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严格执法,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因此,柯庆同志经常组织中队民警来到法院“零距离”听取关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而提升民警依法办案素能。同时,他主动加压,想方设法着力优化案件办理监督制度,对于一般等级事故,严格坚持“六级审批”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托关系、说人情等歪风邪气。同时,充分借助当下蓬勃发展的新兴媒介,依托“石泉公安”公众微信号、百度帖吧等受众群体较多的平台,对公众关注的敏感案件处置情况向社会各界和盘托出,既赢得当事双方的认可,也无形当中增强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正是由于这种良性制度约束,确保了近3年来中队处置办理的4000余起事故“零投诉、零违纪、零上访”。
主动而为防范,为捍卫平安添屏障
老百姓都渴望拥有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谁都不愿摊上交通事故。因此,几年来,柯庆同志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核心,携手战友着力推进石泉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125”联合管理工作模式,常态化设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同时,组织中队民警会同村组干部、安全协管员进入辖区进行全面的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着重针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整改治理意见。2013年以来,先后排查出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517处。中队及时完善危险路段治理相关台帐资料上报县交安委,在县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国道541线(石紫路)、池迎路(县乡道路)等几条重点路段进行全方位改造。
另外,他主动与大队法宣部门联络合作,将近年来发生在辖区有一定代表性的交通事故影像精心剪辑整理,制作了“交通警示微电影”,通过长期在社区、乡村、学校、广场及微信、优酷网站等公众场合播出,促使公众清醒认识到超速、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重要危害性。近两年来,全县先后有36个村街实现了“零交通违法”,有62个村街实现了“无酒驾醉驾”。2014年10月至今,石泉县农村道路事故总数412起,死亡人数3人,农村道路死亡人数只占全年亡人事故死亡人数的13%,事故发生起数与亡人数同比分别呈下降态势。
真情援贫助困,为弱势群体筑爱墙
“百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贫困家庭遇上严重的交通事故,容易导致整个家庭变得困难,想方设法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关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样的爱民情怀,几年来,柯庆同志通过积极运作,逐步建立完善“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政府临时救助基金、最低生活保障、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众募捐”等五类救助服务模式,尽力让各界关爱温暖受伤者的心。近3年来,他携手所队领导通过积极牵线搭桥,石泉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后使用救助基金50余万,政府临时救助基金达百余万余元,为130余名经济贫困又发生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争取、享受到了低保政策。此外,公益慈善组织和社会公众募集爱心善款达86万余元……政府的关爱与各界群众的真情,汇聚成爱的暖流,让数百位遭遇事故的群众及家属心头温暖。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