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业慧眼识“骗” 贫困家庭险遭骗局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2-14 12:41:23
阅读量:
本报讯 (通讯员 周歌 程时勇) 2月13日上午,在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银行职员与公安民警携手成功阻击一场骗局,从而及时有效制止百姓进行转账,这也为群众易某保住了上万元的“血汗钱”。
当天上午9时许,石泉县农商行后柳支行工作人员发现,一位中年男子一边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与对方交流,一边试图进行转账业务。机智的银行职员意识到该男子可能上了电信诈骗的圈套 一边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一边上前打断该男子的转账行为。
很快,后柳派出所民警拍马赶到。民警询问得知,该男子长期在外务工,自己家境相对贫困,女儿今年读高二。事发当天一大早,他接到了一位自称“教育干部”的电话,电话那头,“教育干部”声称易某因家庭贫困,上高中的女儿可以得到6000元补助。
想到近些年来政府的利好政策越来越多,而且,易某长年在外,接触的“安全预警”有限,于是,不容多想,他兴到勃勃地拿着银行卡,来到集镇准备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幸好被银行职员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场骗局。
近些年来,借助电信网络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的案例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日新月异,诈骗金额亦越来越大。对此,石泉县公安局始终对各类电信诈骗案例保持凌厉攻势。去年以来,他们破获新型电信诈骗案例16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同时,他们注重加强源头防范,有效借助各类手段开展安全预警。首先,他们借助基本覆盖辖区的260余块“警务信息栏”,坚持每周向公众发布各类“预警情报”、“警务信息”等,既引导公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也提升了公众的法律素养。
他们充分依托“石泉公安”公众微信号、石泉公安网等信息平台,常态化加强预警信息的推送,今年以来,先后发布有关防范电信诈骗信息达180余条,先后有36位群众成功避开诈骗陷阱。
另外,石泉县公安局信息指挥大队协同治安部门精心印制了万余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手册”,将“电信诈骗的概念”、“电信诈骗的起源”、“电信诈骗的特点”、“电信诈骗的分类及作案手段”等详细呈现在公众面前,潜移默化中提醒公众远离上当受骗陷阱。在公安民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力促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辖区民众安全感与满意度大幅提升。
通联: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