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公安局“六小措施”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1-12 17:26:15
阅读量:
2013年,吴堡公安新一届局党委班子组建以来,把队伍建设作为全局的头等大事、要事来部署落实,在人力、物力、财力向队伍建设倾斜的同时,结合队伍实际,推出“六小措施”,细致入微、以小见大,强力提升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
一、因材施教,开设“小课堂”。针对不同部门、警种民警个人的素质能力状况,该局每年都要开办信息化应用、化解矛盾、制作笔录、证据收集、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服务群众、设卡盘查、巡逻守候和自我防护等十几种“小课堂”。在日常工作中,确定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或能力突出的民警,分别带1至3名民警,随时随地传授工作经验或业务知识,以老带新、以精带生;在工作空余时间,把某一方面知识、能力缺乏的民警组织起来,聘请专人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个人技能;同时,鼓励各部门自行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小教育”、“小培训”,民警“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灵活、方便、实用,既提高了民警履职能力、满足了工作需求,又解决了集中培训、轮训中存在的次数少、时间短、操作性不强和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激发活力,举办“小活动”。为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拓展民警业余爱好,该局十分注重开展一些小型“文体活动”,活跃警营气氛,打造活力警营,既减少了对日常工作的影响,又节省警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小、效果好。今年来,利用节假日,先后组织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象棋、垂钓等多项小型“文体活动”和比赛,使民警在业余时间有所求、有所爱、有所好,从而得以全面发展,确保民警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三、防微杜渐,注重“小提示”。公安民警职业特殊,肩负重担,责任重大,好多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更应严格要求,随时注意警风警纪和举止言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该局纪检监察室专门制作、发放了《致民警、辅警警示书》、《廉政文化贺年明信片》;政工监督室专门印制、发放了公安部《五条禁令》、《三项纪律》小卡片,印制、发放了《驾驶警车提醒卡》,时刻提醒全局民警、辅警谨小慎微、严守法纪、廉洁从警、认真履职。日常工作中,纪检、政工监督室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通报民警纪律作风小问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四、和风送暖,送去“小关爱”。该局党委和下属各部门,在为民警、协警办好“兑现岗位津贴、加班补贴、组织体检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大事的同时,时常向广大民警送去组织的小关爱,如每逢民警生日时县局发去祝福短信;家里亲人住院、过世和发生重大变故时局领导前往看望、慰问;局领导亲自登门拜访离退休老同志,前去慰问坚守岗位的民警们等等一些小做法、小关爱,让民警们切身感受到了来自公安大家庭的温暖关怀,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五、不遗余力,解决“小困难”。群众有困难找警察,民警有困难就找局党委,局长就是民警的“家长”,公安局就是民警的“家”,民警就是家里的成员。该局在心系民警,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为民警解决好大事之余,更要注重解决好民警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小困难、小问题,只有这样民警才能把心用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全心全意地做出工作业绩。在民警本人、家人遇到经济、就业、就医和上学等难题时,县局和部门领导及时前往,帮忙出点子、想办法,协调关系、精神鼓励、物质接济,尽可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民警克服眼前困难,勇往直前、坦然面对。
六、春风化雨,化解“小心结”。由于全局民警的学历、年龄、工作阅历、性格爱好、个人志向、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在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和同事、家人发生一些小矛盾、小纠纷,形成心中小疙瘩,进而会将不快的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影响正常工作。为此,县局主要领导坚持每半年与班子成员谈心一次,分管领导每季度与分管部门负责人谈心一次,各部门教导员每月与民警谈心一次,从上至下层层定期了解民警个人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化解不良思想情绪。日常由政工监督室和各部门教导员负责,适时、动态的观察全局民警思想变化,一经发现民警存在思想问题,从下而上逐层进行化解,确保民警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工作。
(吴堡县公安局 李云隆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