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横公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零发案”小区创建工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2-24 14:24:10 阅读量:

    2015年以来,榆横公安分局始终把平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零发案”小区创建工作,建立部门和民警包抓、物业和保安负责、居民和群防配合工作机制,推出“A、B、C分类管创”举措,实行“网上网下”对接运行模式,呈现出“人防力量增多、物防设施齐备、技防措施配套、小区发案下降”新格局,成为“零发案”小区创建“亮点工作”。2015年,榆横公安分局管辖的55个小区共发可防性刑事案件82起,较2014年同期下降30.8%,35个小区实现“零发案”,“零发案”小区占到小区总数的63%。

  从2014年开始,榆横分局把“零发案”小区创建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的切入点,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组,制定“零发案”小区创建方案,切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明确“天网、地网、人网交织,人防、物防、技防叠加”为基准的工作思路,明确各警种、各部门职责任务,结合小区自身特点与实际,制定相应创建模式,警民配合,共同推进,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所辖小区全部“零发案”。
  为了杜绝“零发案”小区创建“走过场”,榆横分局将辖区55个小区根据发案情况,推出“A、B、C分类管创”措施,即“A”类属于“零发案”小区,全年不发生可防性刑事案件;“B”类属于“限发案”小区,全年所发的可防性刑事案件不超过4起,在两年内达到“A”类标准;“C”类属于“降发案”小区,全年所发可防性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20%,在两年内达到“B”类标准,3年内达到“A”类标准,并将“降发案”小区创建任务,全部分解到各警种、各责任部门,建立“所队包警区、民警入小区”创建工作机制。同时对各包抓部门采取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年终一考核的方式来促进创建工作,确保“零发案”小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为实现小区少发案,不发案,榆横分局着重以“三防”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即:
  人防力量“全动员”。一是巡防力量在不断壮大。包抓民警对小区物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反复沟通,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使各小区的保安力量进一步壮大。同时通过对物业和保安员的业务指导与培训,使各小区无论从管理制度、工作措施以及保安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2015年,55家小区中,新增保安力量68人,有专职巡逻队伍、并且进行24小时巡逻的小区已达到30家。各小区物业对保安员在管理上都能够采取责任划分、视频签到、轮班调岗、考核与奖金挂钩等有效措施开展巡防工作,保证保安人员按时按点巡逻、门卫24小时值班,杜绝了过去那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毫无责任心的聋保安、哑保安、懒保安现象;二是防范宣传工作到位。在公安机关的倡导下,各小区能够主动利用横幅、宣传栏、QQ与微信群等途径向业主宣传如何有效预防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与小区动态等信息,全面增强业主的防范意识与技能;三是巡防措施有力。榆横分局充分发挥由保安、巡警、片警组成的点、线、面“三级人防”作用,形成保安控点、巡警控线、片警控面的“三级防控网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管事率、见警率,降低了发案率。
  物防措施“无漏洞”。一是要求各小区物业对小区四周围墙进行加高加固,将人流量少且作用不大的门或通道进行封锁,杜绝出入混乱等现象,不给作案者留可入之处;二是协调各小区采购巡逻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巡防工具,推广、使用巡检系统。目前已有10家小区拥有自己的电动巡逻车, 23余家小区都能够利用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进行巡逻;三是注重参观学习,经验交流。为了将一些小区好的做法或经验进行广泛学习交流,公安机关定期组织各小区物业负责人对一些好的小区进行参观,学习并借鉴一些好小区的做法。如组织观摩荟景新园小区的保安队伍管理与物业管理模式、塞维利亚小区的围墙上安装的防翻越刀网和在下水管、天然气管道上安装的防攀爬刺网、通庆坊小区的视频监控与红外线报警一体化设备等等。各小区负责人通过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使各自的防范措施也在进一步跟进,力争做到物防措施无漏洞。
  技防监控“无盲区”。为了实现居民小区“小探头”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包抓民警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对各小区的物业和业主长期作思想动员工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对未安装视频监控的小区要求其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安装,对一些视频监控分辨率低、模糊不清、损坏严重的小区要求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更新整改。截至目前,已有60%的小区都安装了高清视频探头,新安装各类视频探头1290个。另外有12个小区安装“一卡通”门禁系统,1个小区建成视频监控与红外线报警系统一体化装置,50%的小区使用车辆号牌识别门禁系统。 (李海军)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