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公安:业务工作项目化 创新管理见实效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2-10 17:27:35
阅读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 高扬
今年以来,榆林市公安局借鉴现代企业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实行“项目化落实”。今年将任务细化为12项“重点项目”,从提升防范、打击和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全盘考虑、科学量化公安业务工作。
榆林市所辖12个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警素质和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市公安局一改往年的半年、年底考核方式,实施分类化管理的考核办法,坚持“抓实放虚、分级考核、分类评比、多层捆绑、等次评定、绩效挂钩”六大原则,按照工作强度、治安状况等因素,将各县公安局分成A、B两个序列,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实行每月考核、网上公布、动态排名。同时,将工作重点细化为12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后,市公安局领导和14个县区公安局长都有了一个新身份,每名领导都成了“项目经理”。
为了确保“项目化管理”的扎实推进,全市公安机关都成立了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逐项明确目标、验收标准、责任单位等,并分解到各警种、部门及每名民警。领导小组对项目推进情况实行定期通报调度,并及时考核验收。市公安局建立月调度、季点评、年度或半年总评的督导制度,被督导单位项目落实情况与督导组全面挂钩,同奖惩、同问责。领导手里有“项目”,民警身上有担子,“项目”在手,动力激增。紧紧抓住市政府将城乡“小探头”技防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工程的有利契机,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新建“小探头”10万个,总数达到20万个,实现全市乡镇、行政村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了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项目经理”和他的团队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建设,坚持全面覆盖、全网融合,最大限度消除监控盲区。通过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市、县、派出所三级公安专网全面贯通,市公安局到各县区公安局的三级网带宽达到千兆,接入网带宽达到百兆以上。积极开展社区警务室、检查站、警务工作站等公安驻地外网络接入,满足一线民警开展信息化工作需要。年底,全市公共视频总量将达到7600个,“小探头”总量将达到14.5万个,提前实现了中央综治委、公安部等9部委提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