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深入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2-09 17:10:16 阅读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 高扬

社会治安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我市结合岗位业务特点,采取有效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建设、群防群治等方面上下合力,不断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推进基础建设提升保障水平今年6月底,榆林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被揭牌确立为全市禁毒教育基地位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市禁毒教育基地自2014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历时9个多月完成,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总投资120余万元,是全省首家禁毒教育基地,也是西北五省投资最多、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禁毒宣传场馆。此外,榆林市以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公安检查站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基层所队标准化创建工作,已累计投入资金633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派出所86个、公安检查站30个、警务室115个,升级改造执法办案场所183个全市公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深化平安工作提升防范能力以社区民警专职化和社区警务“双向积分”工作平台推广应用为契机,不断深化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警务室124个、农村中心警务室280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56名、专职辅警542名,36个社区警务室接入公安有线内网,116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居委会副职。据统计,全市社区警务室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8万余起,采集、录入各类基础信息1.86万余条,获取破案线索1929条,核查人员4.72万余人次,核查出重点人员、工作对象968人,有效提高了社区安全防范能力。
三是加强群防群治强化防范意识我市先后出台《公安局加强公安信息源的指导意见》《榆林市公安局反恐情报信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范。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群防群治队伍9623支,参与人员达3.45万余人。全市群防群治力量共为公安机关提供各类破案线索2424条,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87名,挽回经济损失380余万元,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明显增强。除此之外,以“防抢、防盗、防诈骗、防事故”为重点,全市基本形成了街面路口有宣传展板、公共场所有安全提示、宾馆酒店有警示标语、居民小区有预警信息、企业学校有防范常识等的多方位、广角度、全覆盖、立体式的社会治安宣传防范格局,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
四是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提升动态管控能力由只发一个证到电脑登记造册,市区各街道办事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逐渐规范起来。以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为契机,我市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并成立了由综治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的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三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还在村(居)委会、用工单位和流动人口密集场所设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除此以外,我市还组织专人深入社区、村居,逐门、逐户、逐人走访调查,及时登记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共采集流动人口信息34.48万余条、出租房屋信息11.19万余条,制发居住证30.60万余个,通过流动人口管理抓获各类网上逃犯324人,提升了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能力。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