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公安局“3333”举措推进警务实战训练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1-11 11:35:33 阅读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 高扬

    今年以来,靖边县公安局按照“四项建设”要求,围绕“战训合一、轮值轮训”训练模式,以“规范运行、夯实基础、提升效能”为主线,深入推进实战训练。
  一、突出“三个狠抓”,确保教育训练工作强力推进
  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年初,该局成立队伍实战化训练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狠抓责任落实。制定出台《靖边县公安局2015年实战化训练工作方案》,配套相关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领导、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全局实战化训练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狠抓领导带头。坚持“练兵先练长”,先后两次组织100余名室所队长和政治教导员(指导员)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战化集中轮训,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由局主要领导为全体民警轮流辅导授课,切实发挥领导教育培训模范带头作用。
  二、开展“三项活动”,切实提升教育培训实效性
  一是开展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按照“急需先训”的原则,先后组织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工作,重点突出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枪支基本操作和手枪近距离应用射击以及应对刀斧砍杀为重点的训练内容,全局800余名一线民警和协警参加了培训。二是组织开展反恐实战演练。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反恐实战”演练3次,共设置了反恐处突实弹射击、反恐应急处置、徒手制暴技能演练、对暴恐分子劫持公共交通工具处置、街区反恐战斗、对人员密集场所遭遇恐怖袭击处置等6个科目,应对暴恐事件的处置实力显著提升。三是精心组织考核比武。组织全局240名民警参加了法律知识、体能、手枪射击和应急事件处置程序4个科目的考核比武,举办了“信息应用网上作战”竞赛。组织民警参加了1000米跑步、跳远、铅球等警体达标考核。
  三、强化“三个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
  一是立足实际,做实全局“规定动作”。目前,全局共组织开展“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班10期,培训民警630余名。以会代训,办好专题培训班,先后邀请了省警察训练学校心理学专家、县直工委、宣传部、检察院等有关负责人开展专题讲座30余期,培训民警1800余人次。二是用好警种“自选动作”。突出警种职能,研究确定各警种实战能力提升项目28项,开展专项技能训练,共举办各类基础业务培训40余期2370余人次;组织“两学一读”等集体学习活动60余场次,开展学法考试7场,民警人均记学法笔记10000余字;组织开展了“迎五一文体竞赛”、健步走、篮球赛等简单易行的赛事活动30余场次。三是突出队伍形象建设,集中开展警容队列和实战化训练。在培训中,坚持警容队列和实战化训练相结合,在加强民警立定、跨立、稍息、停止间转法等基本动作训练的同时,严格规范民警着装、敬礼以及枪械和单警装备使用、查缉战术、防卫控制等,在提升实战化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队伍整体形象。
  四、确保“三个有力”,为教育训练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教官队伍建设有力。加大专兼职教官培养力度,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挑选等层层选拔形式,聘任了16名兼职教官;先后选派28名民警赴市警察培训学校进行小教官专题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业务骨干等上讲台。二是教育培训教材有力。调整规范实战训练内容,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特点,以教学组为单位,组织专兼职教官开展教学研究实践,编写实战教材;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精品讲座”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三是经费保障有力。将公用经费按照市局标准纳入本级预算予以保障,同时健全实战装备及实战化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完善了“单警装备配备实施标准”及佩戴使用规范,建立警用装备动态反馈保障机制,实现提前保障,精准保障,为更好的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