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8-05 08:32:50 阅读量:
“四项建设”开展以来,靖边县公安局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执法规范化,通过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化应用、强化信息化监督,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切实保障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加大执法办案场所改造的投入。先后投入580余万元建成了27个高标准的执法办案场所,并给每个执法办案场所配置了视频监控系统、人体信息采集系统、网络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安装了网上笔录系统、文书制作、人员比对等软件系统,为执法办案提供了信息技术保障。二是加大执法科技装备建设的投入。投资1210万元的“平安靖边”二期工程一阶段项目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年初,又投资442万元对“平安靖边”一期工程进行了资产回收和数字化改造。投入460余万元,为一线执法民警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笔记本电脑等必要的技术设备,配备率达100%。三是加大执法教育培训的投入。通过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办案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轮训、跟班学习。分别与人民公安大学和省人民警察学校建立校局合作机制,每年选派民警赴校培训。今年以来,全局投入培训经费200余万元,举办相关培训班8期,参训民警达400余人次。
二、创新信息化应用手段,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推行网上办案,规范执法流程。制定完善了规范执法30项制度,建立了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夯实了网上执法办案“四个一律”,全面规范执法流程。今年以来,共网上审核刑事案件695起,治安案件786起,强制隔离戒毒案件136起,全部案件实现零差错、零投诉、零复议。二是实行可视化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将视频影像资料全部硬盘存档,专人保管,确保有据可查。此外,在全局34个执法单位的“六室一厅”内全部安装监控设备,由法制、纪检、督察部门对执法情况进行24小时远程监控巡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三是推行视频巡逻,提高执法效能。建立“四色预警”和等级化布警机制,组建专职队伍开展视频监控巡逻,一旦发现可疑线索,立刻通过无线集群系统指令附近警力进行处置,并对处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今年以来,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发现可疑线索102条,破获案件31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3人。
三、完善信息化监督机制,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是建立执法办案网上巡查机制。落实专人开展“在侦、在办”案件网上巡查,对可疑案件进行核查,对存在问题的案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督促办案单位限期办结。今年以来,共巡查执法办案信息3000余条,发现并整改问题8类35个。二是建立执法办案网上考评机制。全面启动执法业绩档案建设,依托执法办案系统,将民警执法信息全部录入执法档案,实行一警一考评,一案一考评,一事一考评。考评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并纳入民警个人目标责任考核中,自动排名,自显优劣,民警的规范执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建立执法办案网上公开机制。依托靖边公安门户网,建成了集警务信息公开、行政事务受理、业务查询办理、民意收集分析、警民互动交流、舆情发现引导“六位一体”以及官方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三轨合一”的社会服务平台,依法依规公开执法信息,促进规范执法,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榆林市委政法委 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