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公安局推行“九字”融洽警民关系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12-22 09:27:05
阅读量:
今年以来,汉阴县公安局积极顺应群众的期待和要求,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着力点,通过推行“九字工作法”,提升服务群众质效,真正实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融,积极构建了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关注民生,通过“访”字。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深入村组、社区开展走访活动,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诚心问计于民,重点走访困难群众、重点人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回访已办理案件、纠纷的当事人,确保矛盾纠纷彻底根除。局党委率民警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让民满意,做好“改”字。结合走访中收集到涉及公安工作的问题,比对自身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改进,使群众期待得以落实,信访问题得以化解,矛盾纠纷得以平息。针对群众反映的涉毒、涉赌等热点案件,迅速进行摸排研判,加大民生案件的侦破力度,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三、为民服务,侧重“细”字。群众工作并非作秀,而是融洽警民关系。需要民警在“细”字上下功夫,耐心细致的向群众做法律宣传,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求窗口民警和警务室民警认真仔细接待好群众的求助、咨询、办事、报警,只有专心细致、服务周到,才能提高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群众求助:涧池镇两所学校内有蜂窝,影响师生安全。民警闻讯,及时赶往学校消除蜂害,赢得了校园师生和辖区群众的赞扬。
四、接受监督,体现“透”字。征询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群众反馈整改情况;收集群众反映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向群众反馈打击处理和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对群众关注的盗窃、诈骗等民生案件进行宣传,使公安工作透明化,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理解和支持。8月26日,该局在陕西日报刊发了一篇《汉阴公安侦破一起系列犯罪案件》稿件,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进行报道,群众对汉阴公安交口称赞。
五、保民平安,凸显“防”字。针对辖区发案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动员治安积极分子组建“红袖章”,与当地警方交替巡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推进视频监控建设,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同时对提供破案线索的群众给予物质奖励,构建“天罗地网”的防控格局,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县政府拨款60余万元支持汉阴公安视频侦查室建设,拨款80余万元购买流动警务室5辆,进一步加强了全县治安防范工作。
六、夯实基础,把握“实”字。为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工作目标,该局充分发挥派出所职能作用,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化户口登记管理清理整顿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维稳工作。同时在辖区村组、企业建立信息联络员,及时向派出所反馈人员变动、矛盾纠纷等辖区动态。近日,信息员向民警反映有人在汉阳镇卖假药。该局及时调查,在四川男子马某入住的汉阳某旅馆内查获标识为“万通颈骨油”、“蝎王康特效灵”等假药300多件。
七、化解纠纷,紧扣“联”字。为切实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治安稳定。该局积极摸排辖区各类矛盾纠纷,按照“调解优先”原则,积极构建治安纠纷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建立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居委会“三级联调”网络,建立公、检、法、司“联合调解”网络,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前些日,涧池永丰纺纱厂员工刘某辞职时因薪水报酬问题,与厂方发生冲突,涧池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八、执法办案,重在“精”字。该局选调5名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充实到刑侦大队,选调8名办案能手组建成立了治安大队行动队,做强做精两大队,目前工作成效明显,体现集约用警达到了“业务娴熟、效率提高、差错减少、安全提升、协作密切”的良好效果。同时,要求法制室及办案单位法制员把好案件审核关,尽力避免出现差错。7月20日,汉阴发生一起挟持人质事件,刑侦大队、治安大队行动队民警到场成功制服嫌疑人,安全解救人质,赢得群众和政府赞誉。
九、狠抓落实,突出“督”字。局领导定期深入基层所队,督促指导公安工作开展,并在县局网页设立“光荣榜”和“曝光台”,促使民警遵守纪律条令,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局领导不定期深入基层,组织人大代表、村组干部、乡镇干部、群众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就公安工作和安全感、满意率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将问卷结果纳入派出所考核,以此倒逼派出所主动服务群众,创新服务群众措施。今年以来,汉阴县公安局在广大群众监督和意见建议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措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年以来,全局荣获53项集体表彰、40名民警立功受奖,先后获得“第二轮全国执法示范单位”、“全省公务员人民满意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