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3-25 15:38:21 阅读量:
3月24日,西部法制报头版头条以《让“红领巾”与法同行——陕西法院积极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为题,介绍了陕西法院关于推进“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系列举措。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提出“陕西法院联合推出全媒体模拟法庭栏目‘红领巾法学院’,共同营造保护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环境。”对陕西法院探索创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面向全省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的“红领巾法学院”,是陕西法院近年来积极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旨在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提升未成年人遵法、守法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
沉浸式的法治教育新方式
记者了解到,“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由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共青团陕西省委于2018年联合发起。经过4年多的实践,目前全省累计参与创建学校1638家,获省级创建命名学校63家,受益青少年300余万人。
2021年,省高院再度发力,联合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律师协会和西部电影集团,创办全国首档未成年人模拟法庭法治教育融媒体栏目《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该栏目通过模拟庭审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件,由法律专业人士对案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点评,构建了沉浸式、体验式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方式。
“请肃静,现在开庭!”
在《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影片中,随着一声稚嫩的童音,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庭审正式开始。
模拟法庭上,学生扮演了法官、检察官、辩护人、委托代理人、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被告等角色,他们沉稳有序地开展庭审,毫不怯场。模拟法庭下,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对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司法保护等问题进行点评。从线下到荧幕,再到新媒体,《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这档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媒体栏目,有效地扩大了受众范围,让更多的人受到了法治教育。
栏目带出大效果
《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栏目主要选取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持有毒品、网络打赏、网络侵权等典型案例为素材,分别组织了铁一中、曲江一小、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等10余所学校学生参与模拟庭审。学生们先后走进省高院、西安中院、西安市雁塔区法院等司法审判机关,与法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庭审工作,学习法律知识。
节目录制后,在陕西电视台西部电影频道等传统媒体播出的同时,全面推送至全省各级中小学校和相关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全方位传播和全天候宣传,受到了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及好评。目前,《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栏目已顺利完成第一季10集的拍摄和宣传工作,观看点击量达30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法治教育效果。
为做实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织密法治宣传网,近年来,陕西法院面向全省300余万中小学生开展了线上“法治第一课”法治教育活动,坚持在新学年开学日发布法治副校长寄语,在“六一”前夕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从震慑违法犯罪、增强防范意识、完善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提示建议,积极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在潜移默化中普法
2018年以来,陕西法院更加紧密地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全省各级法院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普法教育方式,积极组织和指导相关学校开展“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活动3772场(次),影响覆盖未成年人达90余万人(次)。
同时,省高院根据涉未成年人常见典型案例,组织法官编写法治教育读本、漫画书、案例脚本和民法典读本,免费向各中小学发放,深受学生喜爱。针对校园欺凌、“校园贷”等突出问题,全省各级法院组织法官干警深入学校指导开展模拟法庭、编排普法情景剧、举办法律沙龙等活动,实现了校园普法教育立体化、全覆盖;同时,将法治教育与爱国教育、党史教育结合起来,组织退休法官深入学校宣讲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了“一教多效”。
陕西法院在积极开展“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过程中,结合未成年人的认知规律,找到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契合点,让未成年人在参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敬畏、懂感恩、明事理、有底线、能自护、守规矩”,逐步形成了司法审判、联动共治、教育预防“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悉,《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栏目第二季的拍摄目前已在咸阳、宝鸡、渭南等地法院陆续展开。
来源|陕西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