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02-25 12:34:19 阅读量:
“叮咚”,2022年2月23日下午临近下班,丹凤法院速裁中心法官助理周金玲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红包。“这是500元红包,感谢法院各位工作人员,实在是让你们费心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谢谢您”。看到这条消息后,周法官没有犹豫,立即将500元红包点击退还当事人张某。
事情缘于一起返还财产纠纷。商州区的张某与丹凤县薛某(女)于2020年通过网络认识,后来发展为情侣。恋爱期间,张某多次通过微信向薛某转账,并将自己的一台iPad和一部手机交与薛某使用,后来两人感情不合分手,张某多次要求薛某返还恋爱期间所给的财物,但薛某均不予理会,并和张某玩起了失踪。于是张某一气之下,将昔日恋人薛某诉至法院,要求薛某返财物折价款共计14327元。
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立即电话联系被告薛某,薛某表示张某给她的红包、电脑和手机均属于赠与行为,不同意返还。但后来薛某却和法院玩起了“躲猫猫”,发短信说“明天来”“就来了”“马上到”,却始终未能如约应诉。根据原告提供的地址,办案人员遍访四邻,还是未能找到被告踪迹。面对此种情况原告也来了情绪,在电话中告诉办案人员“我实在提供不出来薛某的具体地址,她的户口本上就她一个人,我去派出所核查过,派出所也表示没有办法。不行我先撤诉,我找人去寻找薛某,这件事我自行了结,但薛某必须付出代价”。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承办法官意识到,这个因情感问题引发的财物纠纷若处理及时很可能会引发民转刑案件。为了不让事态恶化,承办法官一边安抚张某情绪,一边穷尽办法打听薛某的下落,终于在薛某的户籍地找到了薛某的亲属,并通过其亲属见到了薛某本人。随后承办法官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对双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多角度帮助他们分析利弊。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开导,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逐渐平稳,均表示愿意作出让步。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且薛某当庭将一万元的财物折价款交给了张某,张某出具领条后撤诉,至此案件圆满结束,双方纠纷一次性解决。
原、被告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为了向法官表示感谢,原告张某便发来一个红包。周法官向当事人张某表示:公正审理、及时裁判,这是法官的职责所在。收到回复,张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表示丹凤法官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值得尊敬和赞扬。本案中,法官拒绝收受红包的举动是丹凤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地落实的一个缩影。尽管拒收红包金额不大,但展现的却是丹凤法官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廉洁底线的良好形象。
温馨提示:恋爱期间男女双方的小额财物赠与、日常吃喝等小额消费,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小额转账譬如“520”之类,一般会被认定为一方为增进感情而进行的赠与行为。若确属一方借款或借用,另一方应保存好完整的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避免以后出现“糊涂账”。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应理性表达情感,对于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财务支出应量力而行。恋爱结束后,若发生财产纠纷,双方应冷静面对;若进入司法程序,更应当积极面对,切莫刻意逃避或闹情绪,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彼此形象以及日后生活的影响。
作者:王萍 彭家让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