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基层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8-29 08:37:06 阅读量:

近日,一篇《书记的耳光》走红媒体报端,故事讲述的是40年前,时任山东省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去看望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伊巧云老人,问及重病在身的伊老人心愿时,老人说是吃一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谁曾想一碗猪肉竟成了老人家唯一的要求,这令在场的周振兴深感自责,在随后的县城汇报会上,提起心愿一事,内疚的周振兴响亮地打了自己一耳光。

荀子《劝学》有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当下,脱贫攻坚正深入开展,为了顺利完成各项工作部署,基层干部仍需戒躁务实,坚定内心。从城市来到农村,包村干部首先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要既能适应农村相对艰苦的环境,也要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基层工作辛苦琐碎,为了掌握群众的真实情况,不做“蜻蜓点水”的调研走访,不做只知收集数字不问发展情况的总结汇报。40年前,周振兴一上任就开始在基层“跑”。他去基层事先不打招呼,不走安排好的参观线路,而是“自由行”,这一走就走出了惠民利民的良策。因在走访中尝了一口农民锅里又苦又涩的野菜丸子,周振兴及时组织会议,做了万亩荒地分给群众耕种的安排部署,来年喜获丰收,解决了百姓守着田还饿肚子的局面。可见,只有戒骄戒躁,把心沉下去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定意志,埋头苦干。

同时,基层作为群众答疑解惑的第一阵地,基层干部有效落实政策信息有助于工作顺利开展。40年前,周振兴一研究出新政策就指定时间在大喇叭上给全区农民播放,不间断地宣传让群众晓得政策是咋安排的,知道该咋做自然就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此外,他几十年如一日奔走在乡间田埂,跟农民拉家常,成了村里人的知心朋友。时移世易,现代社会虽有先进的宣传设备,丰富的宣传手段,但是基层条件有限,为了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还需要把宣传工作做到到群众中去,要少一点“死杠杠”“硬条条”的“呆板”叙述,少一点空话套话,多利用村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会等平台,组织开展政策答卷、知识培训等活动丰富宣传形式,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确保各项政策信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正如海尔创始人张瑞敏说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扎扎实实做好基层工作,要克服急躁,不忘使命;要牢记责任担当,不忘初心。

作者:乔丹 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