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8-15 15:54:55 阅读量:
外地法官如何做到年人均办案三、四百件?他们的审判团队如何组建?审判团队内部如何分工协作?法官办案与配合中心工作如何兼顾?由于与兄弟法院学习交流很少,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一直处在想象之中。
未央法院2016年收案总数为23590件,结案21570件,结案率为91.4%,收结案数为全省第一,一线法官人均结案354件。2017年收案总数为25266件,结案22879件,结案率为90.55%,收结案数再居全省第一,一线法官人均结案400余件。而我们年人均结案100余件,同样是基层法院,同样的工作内容,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7月下旬,根据院党组安排,带着问题和疑惑,我作为洛南法院第二批学员走进未央法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跟班学习。我跟班学习的老师是一个爱笑的阳光女孩,生活中她温婉娴静,工作中她严谨干练,她叫张彦,是未央法院连续多年的办案能手,西安市中院表彰的办案标兵。半个月的跟班学习,我零距离见证了结案“未央速度”,感受了未央“结案精神”,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与大家分享。
1、爱岗敬业坚守初心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没有热爱,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热爱,反映一个人的政治觉悟,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干事创业最具活力的“因子”。选择了一个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法院工作这么忙、这么累,你们难道就没有其他想法”?“没有,我脑子里只想着办案,我喜欢通过办案来伸张正义、定纷止争,法院工作再累我也喜欢,我喜欢法官这个职业,这是我的初心”,张彦法官如此回答,“我参加工作就在未央法院,未央法院就是我的家,我爱这个家”白剑庭长这样做答,“在未央法院工作,虽然很累,但我感觉生活很充实、很快乐”,书记员王佳敏这样说,“真的太忙了,我都没有时间谈恋爱了,但当我看到一件件案子圆满审结,我感觉特有成就感”书记员郭娟回答……闲聊中,未央法院同仁们无不流露出对未央法院的热爱,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工作的敬畏和热爱。
有一种选择,是今生无悔,有一种坚持,是初心不忘。无论当法官多么艰辛、多么困惑,他们依然坚守初心,勇往直前,这就是未央法官的风采——敬业爱岗,忠诚担当!
2、为民司法信仰坚定
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信仰,一种对法的信仰。让老百姓满意、信服,从而自觉尊法守法,敬畏法律,通过审判实现“教育最大化”才是法官判案的真正目的,那种抽取生命温度、过滤人性情感的审判,很难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也不是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公正司法。法官既要有能力、有智慧,更要有为民司法的法制信仰。
对于法律,未央法官是怀着一颗敬畏、谦抑的心去信仰,他们将法制精神深深的刻在心里,融入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中。未央法官不是法律产品的简单加工者,他们始终以“工匠精神”创造着精品法律产品,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当事人满意。7月18日上午,张彦法官连续开了三个庭,第三个案子庭审结束后已快12点了,经过庭审,案件事实已查明,因当事人讼争不大,根据办案经验,她决定趁热打铁对该案进行调解,她中肯的指出了双方的过错,耐心地倾听双方意见和困难,及时进行法律释明,促使当事人不断调整调解方案,张彦法官渊博的法律知识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令当事人深受感动,“谢谢张法官,这么热的天,你为了我们的案子连饭都顾不上吃,看你的面子,我们也要调解成功”,下午13时10分许,双方终于达成了分期履行调解协议,这样高节奏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在未央法院每天都平凡又不平凡的重复着。送走当事人,吃着泡面的张彦又像孩子一样高兴的笑了,“法官就是给当事人解决问题的,把当事人的问题解决了,咱们就轻松了。”法官就是给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这就是未央法官的价值追求,这就是未央法官最朴实的法制信仰---为民司法!
3、赶学比超无私奉献
在未央法院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未央法院工作总量比我们大10几倍,未央法院工作为啥能干的这么好,原因何在?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与未央法院的法官们进行了认真的交流,未央法院法官如是说:“未央结案没有诀窍,都是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大家都在赶学比超,你工作落在后面,在单位就没有面子了”、“你干出任何一点成绩,领导都会认可你,你任何困难,领导都会帮你解决,咱有啥理由不好好办案”......一句句朴实的话强烈的震撼了我。法官办案程序已由三大诉讼法所规定,能有多少创新呢,未央法院的法官一年办案最多的达500余件,法官的工作总量、工作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如果按常规上班干活,下班休息,要干完这些工作那是天方夜谭,这就需要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工作,否则别无他法。为了完成结案任务,他们上班时间基本都是在开庭,其余工作都是加班干的。跟班期间,每天下午下班,张法官都说她加会班再回家,实际上她和同事每天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我有次晚上闲逛,目睹了未央法院办公楼晚上的璀璨灯光,这灯光绝对是夜未央最亮丽的风景!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这种感人的工作激情背后是什么精神在支撑?未央法院的干警累并快乐着,他们的精神支柱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4、团结协作相互补位
未央法院紧紧围绕结案“头号工程”这个中心,提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把年初当做年终干”的口号。全院干警紧盯结案目标奋力拼博,业务、政务、事务各部门通力协作,创造了结案“未央速度”,催生了未央“结案精神”。他们的审判团队是按1个员额+1个书记员组建的,他们每个团队内部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相互补位、形成合力,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员额法官与书记员共同掌握每一起案件的进度,严格落实案件节点管理,审判团队心齐劲足,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战斗,做到了1+1>2。我们是按照“1+1+1”的模式组建的审判团队,但团队内部分工不明、权责不明、人浮于事,缺乏团队精神,我们的审判团队是1+1+1<3。同时,未央法院重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人民陪审员不只是陪审,还更多的参与送达、调解等工作,既有力的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也能使人民陪审员更多的了解案情,积极参与案件的审理。
审判团队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而且每个审判团队都有自己特有的团队精神,各个审判团队既独立工作,又横向协作,审判资源不断整合,审判质效不断得到提升。党组重视以上率下、团队努力赶学比超、业务部门相互协作、后勤保障全力配合,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紧紧围绕结案“头号工程”开展工作,形成结案合力,未央“结案精神”应运而生。
5、百花争艳以为争位
《亮剑》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一只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而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传统的影响,养成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未央法院各项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就是培养优秀法官集体、催生“未央铁军”的土壤。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团队、一个单位是否充满活力,让人艳羡,不是凭借个别先进典型一枝独放,而是靠优秀群体的百花竞放。未央法院现有员额法官77名,大多数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这些高学历的人才大都在办案一线,他们知识渊博、审判经验丰富,他们谦和良善、工作富有激情。他们深知,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有人格和尊严的人,所以他们办案更认真、更细心、更人性化;他们深知,有为才有位,所以他们办案公平公正高效,既体现了人民法官的存在价值,也赢得了当事人的尊重。他们赶学比超,有着“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勇气和霸气。2017年涌现出张彦、王朗2名“全市法院办案标兵”,逯涛等16名“全市法院百名办案能手”,孙云利等16名单项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上半年,未央法院又涌现出魏钰等26名办案能手、李瑞逢等9名优秀工作者、周会荣等20名优秀劳派遣人员。这样以集体形式出现的优秀法官群体,使未央法院群星灿烂、春色满园,未央法院亦荣获“集体一等功”“全国优秀法院”殊荣,未央法院、未央法官相映生辉。
通过跟班学习,我发现自己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提高,直面差距,才能找到拼搏发展的动力。
正视差距补齐短板。首先要补我们的精气神不足之短板,做一名忠诚担当、信仰坚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有精神追求的法院人。再要补自己审判理念落后、业务能力差的短板,提高自己庭审驾驭能力、争议焦点归纳能力、对证据的分析判断和裁判论理能力,做一名业务精通的法律人。还要补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学习未央法官儒雅谦和的气质,又要学习未央法官法理兼顾审判艺术,做一名有魅力的职业化法官。
树结案意识快办案。“案子结不了,心里总搁着事儿,案子放在那儿越积越多,最后还要办理,不如早一天结案,这样当事人满意,我们也轻松。”今后办案过程中,我要时刻以张彦老师的这句话提醒自己,强化自己的结案意识,在行动中消化吸收未央法院“结案精神”。
理性反思开拓创新。洛南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事人大多是最基层的农民,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既不懂法,也没有法律意识,认熟不认生,信访不信法,加上司法大环境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的就案办案,要在以案普法、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方面多做文章,还要在繁简分流、速裁、送达等方面有所突破,还要在庭审驾驭、详略把握方面加强学习,提升庭审效率,还要强化裁判文书的论理,把化解纠纷工作做的更细、更扎实,让人民群众满意。
希望通过分享,使未央“结案精神”在洛南法院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促使洛南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姚亚龙,系洛南法院永丰人民法庭庭长 编辑:刘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