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阴:互联网走进法院 打开便民新局面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7-31 17:05:36 阅读量:

(通讯员 刘晓钰)2018年7月30日,在汉阴法院民一庭办案法官主持下,成功调解了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的身体权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后通过微信即时支付功能履行给付义务,使该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在该案件中,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系生意伙伴关系,王某向李某提供建筑装饰材料,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因材料质量问题而产生矛盾,最后牵扯的材料尾款也未进行结算。2018年4月原告王某携带3岁儿子和5岁女儿去被告李某经营场所要材料款,双方矛盾激化,加之小孩在店内吵闹,引发双方之间肢体冲突,导致原告在冲突中受伤并住院治疗,民警介入处理多次未果,最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案件承办法官通过查阅卷宗材料,了解案情后,认识到案件事实清楚,本着化解矛盾纠纷,节约诉讼资源为目的,和原被告多次沟通后,双方当事人同意法院组织调解。

 

最后,便出现文中开头的场景,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被告李某通过微信支付赔偿原告王某6000元。

使用微信给付赔偿款项,能够高效便捷的执行,有利于缩短给付期间,加速案件审结,提高法院审理案件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便民利民的重大措施,使赔偿资金能够安全快速到位,更体现了法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越来越迅速,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法院的实践操作不能一味墨守成规,应当随科技的发展而进步,将先进的技术吸纳入法院案件办理的过程中,使纠纷的解决更加先进、科学、合理。

近年来,汉阴法院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审判业务模式,网上立案系统、引入POS刷卡机缴纳诉讼费、通过微信向当事人送达应诉材料、组建案件当事人微信群调解、证据质证、送达法律文书等,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同时也提高了办案效率,是汉阴法院工作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主动作为。编辑: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