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最新回应!要过60岁,或从女性开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16 17:40:19 阅读量:

女性或受更大影响

“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两会上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下的“不同考量”

数据显示,我国正在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阶段。2017年我国老龄化水平为17.3%,到2050年将达到35.1%。届时,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17年末的2.4亿增加到4.8亿,也就是说平均不足3个人中将有1个老年人,我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高度老龄化虽尚未到来,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然面临着较大压力。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少华在其两会议案中讲到,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抚养比已经从90年底的5:1,下降到了2017年的2.8:1。在2.8名在职员工养1名退休人员的压力下,延迟退休是有效缓解养老金缺口的措施之一。

另外,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看,不同工作岗位人员对于各自退休的时间也有着不同的诉求。

汤涛表示一些急难险重劳动的岗位人员,从体力劳动和危险性的角度考虑,不愿延迟退休。

与急难险重岗位人员不同的是,一些高级专业人才则希望能够延长退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说,高级专业人才接受专业技术教育时间长,参加工作时间晚,依照现行制度,在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60岁退休,很难充分实现人生价值,为此普遍焦虑,与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希望早日退休形成强烈反差。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诉求这一现实情况,也有委员建议对不同岗位予以不同的政策考虑,比如企业干部可以参照政府部门具体规定延长退休,而普通职工,则允许其自我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

女性或受更大影响

自从2012年国家提出研究“延迟退休”以来,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方案也一直在“小步慢走”。虽然在2016年,人社部表示将在当年推出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但方案至今并未见推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曾对媒体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延迟推出的主要原因或是各方阻力太大,“特别是老百姓不太理解延迟退休,还有点抵触心理。”

对于延迟退休,一位普通的80后基层员工对周刊君表示“真是悲催的80后啊,赶上了计划生育,赶上了无止境的课外班,赶上了房价飞涨,好不容易熬了一辈子,却又要延迟退休。”

从本次两会上委员代表的议案以及之前业内的讨论情况来看,女性员工的延迟退休或成为整个延迟退休方案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龄为50岁,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岁。针对这一情况,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少华就提交了一份“部分岗位女性适当延迟退休”的议案。

议案认为,目前女性的退休年龄标准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确定的,而据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在人均寿命增加近9岁的现状下,女性的有效工作年限也随之成正比增长,因此女性退休年龄可适当进行调整。

与余少华所持观点相近,业内也普遍认为目前女性员工的退休年龄过低,需要先行上调。比如杨立雄认为“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统一到55岁,统一之后再往60岁一步一步延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主张女先男后,“‘女先男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男女退休年龄相差太大。”

但是,余少华也认为,延迟退休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一刀切,可从管理、科技和教学这些对体力要求不高,对工作经验较为看重的岗位进行试点。

事实上,已经有部分女性的退休年龄率先进行了延长。本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俞光耀指出,根据规定,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年满60周岁退休。

延迟退休年龄或达65岁

在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的今天,最终的退休年龄也是引人关注的话题。

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这是汤涛在本次两会上关于延迟退休年龄这一问题的最新表示。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不到55岁。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在65岁左右,且采用渐进式延迟。

按照此前人社部公布的情况,即便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还需要5年后再实施,以便给公众留出心里适应的时间。

此外,从国际上一些国家延迟退休的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的规定时间和实际的退休时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会简单地“一刀切”。比如美国虽然规定67岁退休,但是通过以自愿为原则、渐进式、退休金额差异的制度设计,退休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退休、正常退休和延迟退休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中国经济周刊 澎湃新闻劳动报华商报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