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特刊丨女法官们的职业病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08 12:40:22 阅读量:

 

看起来,每个女法官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和思想,有的雷厉风行,有的温婉平和,有的直截了当,有的曲折迂回,有的坦率热忱,有的细腻深沉……可是,因为从事这一行久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了属于法官这个职业的独有特质,这是法院特殊的工作氛围给每个人的烙印。女法官们可能自诩为文艺女青年、居家小女人、职场女强人,但在外人看来,她们只有一个身份——女法官,因为她们身上都有职业通病,且大都是“殃及亲友、惨遭众嫌”的职业病。

女法官们很无趣,她们有本事把任何一个局变成法律研讨会。下了班,一帮同事去健身或吃饭,只要有女法官,十分钟后她一定会话锋一转道“我们来探讨一个法律问题吧”,在你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她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问自答几轮后再反问你“你是怎么理解的”。对方并不想理你,他拒绝回应你,并推翻了你所有关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的问题?就是这样,闺蜜的周末时光、老友的彻夜卧谈、难得的同学聚会,最后都变成了关于自己手头案件涉及法律问题的讨论会,然后大家在匆匆告别时反省,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脱离不了“法律”这个永恒的主题。

女法官们很恐怖,她们习惯对周围的人和事察行观色、条分缕析、准确定义、理性判断。初次见面时,一定不要在女法官面前吹嘘自己才高八斗、身家丰厚、游历四方、无所不能,你的身形体貌、衣着风格、言谈举止、经历背景都会被她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刑侦学上的方法逐一检视进而辨别你所陈述事实的真伪,这是女法官们毫不自知的下意识。因为她们见惯了狡猾阴邪、巧言令色的各类人员,早就练就了洞察一切的慧眼和明辨是非的大脑。

女法官们都有强迫症,她们将自己的工作习惯直接嫁接到生活中,让身边的人不得不接受和她同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她们总是强调前因后果、热衷纠正逻辑错误、适时打压狂热激情,问最多的是“你有什么证据”。她们喜欢把每段话强制分成一、二、三点论述,任何文章必须三号仿宋、28磅行距,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保留怀疑态度。她们在最放松的时刻警醒自己不能得意忘形,在亲近的人面前保有秘密,无时无刻不忘自己法官的身份。

女法官们还有很多职业病,无法一一道来。比如她们有的颈椎不好,四个小时不间断的庭审是家常便饭,伏案写文书至四下无人也不在少数,颈椎不舒服便不足为奇。她们有的咽炎不见好,因庭审、调解都需要语言把控,遇上年纪大的当事人耳背,不大声说话他根本听不见,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任谁都一样。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女法官,身体纤细,神情严肃,永远的黑色制服加跟鞋,无论是人群中静静伫立还是车水马龙中踽踽独行,始终挺直的脊背像是一个无声的宣示,她是一个法官,感性和柔弱不是她的代名词。

每个人身上都有其从事职业的痕迹,医生、老师、警察各有不同,褪去职业身份,这些闪光的女性还是女儿、妻子、母亲,都有五彩斑斓的梦想、动人传奇的故事,歌曲里的清白之年,电影里的芬芳年华,都有她们的身影。时光漫长、恒久温良,愿岁月温柔待之。

 
 
供稿:陕西蓝田县人民法院   编辑:马宁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