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2-20 09:56:51 阅读量:
在西安未央法院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进程中,为了进一步发挥家事审判注重感情修复的功能,更好地落实家事审判中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审判改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将跟踪回访机制落到实处,拓展思路,采取电话回访、现场回访、短信回访的回访方式,更是大胆突破,采用了微信回访、视频回访的新方式,拓展了回访渠道,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司法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话回访成常态,跟踪回访紧落实
2017年12月13日清早,李欣法官拨通了李彦(化名)的电话。“喂,你好,请问是李彦吗?这里是未央区人民法院,我是李欣法官”“哦!是李法官呀!我是李彦,有什么事吗?”“今天给您打电话,是想进行一些跟踪回访,麻烦您给予配合。”“好的,一定配合。”“对于你与你爱人离婚纠纷一案,在法院主持下你们已调解和好,现在生活状态如何?”“挺好的,在家事诊疗会上,我们已经把心结打开,就像您和调解员给我们讲的要互谅互让,要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我们都在努力,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谢谢李法官的关心,咱们法院真是贴心,真是麻烦咱们法院了”“不用客气,这是针对家事少年案件建立的跟踪回访的工作机制,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法院会继续努力探索新的更好的机制服务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议或者意见,也欢迎您来电”。
法官走进家中来回访 法院贴心服务获赞誉
2017年12月14日上午11时,李欣法官对在锦园小学公开开庭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了结案后的跟踪回访。考虑到孩子还不到两岁,天气严寒,李欣法官和书记员孙雅楠决定前往田兴文(化名)小朋友的家中进行现场回访。田兴文的妈妈在被告知了此次到访的来意后,田兴瑞的妈妈非常感动。李法官和田兴文的妈妈对孩子目前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得知孩子目前已经完全康复,在得知被告在领取调解书的次日就将赔偿款项赔偿到位并且进行了真诚的道歉后,李法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小手机视频连两端,新型回访机制显成效
2017年12月14日傍晚7点,李法官看看手表,孩子应该已经放学到家了。李法官拨通了视频,和手机另一端的孩子小张进行了视频回访。这个小张,就是那位因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造成心理严重伤害的11岁小学生,也是李欣法官一直放心不下的一个孩子。当初,在法院审理他的父母离婚纠纷过程中,在得知他的心理状况后,邀请了我院聘任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若干次的心理咨询后,李欣法官决定对小张目前的生活状态、心理状况进行回访。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李法官决定在孩子放学后进行了视频回访。视频里,孩子一眼就认出了李法官,神情阳光了许多,说话也积极了许多,通过视频回访,李法官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孩子目前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挂断了视频后,李欣法官深深舒了一口气,心里也是满满的暖意。
以上仅仅是未央法院落实跟踪回访机制的几处缩影,我们一直都在大胆探索,尝试了短信回访、微信回访、视频回访等新型回访方式,同时也在进一步小心求证,确保在探索的道路上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
(孙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