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1-27 09:22:17 阅读量:
在崖窑上村驻村将近两年,记不清去了贫困户张国宁家多少次了,但第一次的印象依然历历在目:一线三孔石砌窑洞,陈旧的家具摆设,昏暗但暖和的房屋内,妻子丁平英瘫痪卧床,年迈的张国宁正坐在灶火圪崂烧火,当同行的领导们表明来意后,张国宁颤颤巍巍地要往起来站,看他行动不便且拄着拐杖,我们将他慢慢搀扶起来。
谈及家庭状况,他告诉我们,86岁的他与妻子丁平英8岁相知相识,16岁结为夫妻。妻子小他一岁,几年前瘫痪,接着又失明,现在听力也不好了,整日昏昏欲睡。子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为生计奔波忙碌,只有老两口相依相伴。大概我们说话的声音吵到了正在睡觉的妻子,她朝老伴嘟哝着谁也听不懂的话,张国宁则大声地给她解释到:法院的领导来看咱们了……
之后几次去他家,每次看到他为老伴端汤倒水、喂饭喂药、扶起放下,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盘点下老两口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线,但此情此景,没有人会觉的他们真正脱贫。显而易见,是那位长年瘫痪卧床的老奶奶拖累了整个家庭。为此,我们向老人家其中的一个儿子了解情况。他说,母亲刚瘫痪那几年,由每个子女轮流照看,时间长了,这个分工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我们向周围的邻居和村支书、村主任了解张国宁子女的经济状况,其实张国宁有个包工头的儿子,其他子女也过得不错。于是,我们又向他的包工头儿子建议,如果子女没时间照看他们老父老母,可凑钱雇个保姆,结果这个提议也无疾而终。
近两个月,因为太忙没能去他家。昨天,当我和第一书记周学宝走进他家院子时,门窗上赫然贴着白色悼联,白纸上清晰的黑字说明丧事应该是不久前办的,我心里咯噔了下,一股不安感涌上心头。到底是老爷爷走了还是老奶奶走了?可紧锁的大门让我不得而知。 正当我要离开时,不远处,张国宁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开锁进门,屋内的被褥、锅碗瓢盆等物已被搬走,墙壁上阴阳先生留下的白纸黑字是“头七”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时令未到秋分,但我分明感受到了房间里的阴冷。问候了他近来是否身体安康、老伴何时走的、最近住哪?他一一做了回答。他说,本来最近在大儿子家住,今天回家看看,因为下个月要去邻村的女儿家住了。我们想陪他走出院子,可他说还要看看再走,隐隐的孤寂、依恋之情再次深深打动了我。
现年87岁的张国宁,与老伴相守相伴长达70年,70年的风雨人生,70年的白金婚姻,为世人呈现了爱和坚守,也许他们不曾懂得什么是“爱情”。想想近几年来频发的离婚案件,嫌贫爱富、感情出轨……,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被扭曲撕裂。张国宁夫妇对婚姻和家庭的呵护坚守,为活在当下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迪和人生思考!
(陕西吴堡法院 弓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