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0-31 10:00:49 阅读量:
近年来,宝鸡市麟游县坚持以省级残疾人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按照“六个一批”和省残联提出的八个示范创建目标,立足全县贫困残疾人现状,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采取“入股分红”“协议帮扶”“一户一策”“十户一体”等形式,全面落实基地带动、自主创业、阳光扶贫、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残疾人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一是推行“入股分红”。以残疾人扶贫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贫困残疾人”入股分红的形式,吸纳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让他们自愿入股扶贫基地发展种养产业,由扶贫基地代养代管,年终为其保本分红,增加收入。两亭鸿发生猪养殖场吸纳全县200名贫困残疾人,每人入股1000元,参与残疾人产业扶贫基地生产经营,年终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每名贫困残疾人均获得20%的纯收益。
二是开展“协议帮扶”。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采取“合作社(扶贫基地)+残疾人”签订帮扶产业发展协议的形式,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产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为协议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落实产业发展相关保障措施,确保协议帮扶户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丈八镇豁口村采取合作社与残疾人协议帮扶的形式,扶持该村5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产业,县上给该合作社按每户2000元拨付帮扶资金,支持发展核桃产业,累计栽植核桃586亩。两亭鸿发残疾人扶贫基地采取协议帮扶的形式,为200户贫困残疾人发放仔鸡3000只、仔猪200头,促进贫困残疾人发展脱贫产业。
三是实行“一户一策”。为了让无产业或产业规模小的贫困残疾人增强信心,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实现脱贫,我县立足贫困残疾人家庭现状,大力推行“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模式。2014年至今,先后对400户有发展产业愿望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扶持,根据每个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和发展项目,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每户发放扶持资金3000元到5000元,使160户种植户、188户养殖户、52户创业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2016年帮扶的100户残疾人实现收益180万元,纯收益达到95万元。
四是成立“十户一体”产业互助组。按照政府主导、分类帮扶、贫困残疾人参与的思路,组建以贫困残疾人为主体、产业示范户和带头人为引领、驻村工作队为骨干的“十户一体”产业互助组189个,覆盖贫困残疾人763户921人。互助组组织引导贫困残疾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信息互享、劳力互帮、技术互学、销售互带,解决了贫困残疾人技术匮乏、产业发展规模小、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使贫困残疾人实现收入424.84万元。
五是强化劳动技能培训。针对农村残疾人生产需求,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选拨培养农村种植养殖能手、加工技能人才,由每名产业带头人培训10名二级带头人,每名二级带头人培训5名以上残疾人,面对面传授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农村残疾人创业就业、发展产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依托省、市、县定点培训学校,组织500多名残疾人开展特色小吃、剪纸、刺绣、养殖、种植为主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
通过以上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县广大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保证了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麟游县政府办:赵春锋)编辑:董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