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石泉贫困户从半山“扒”搬进新楼房 开启幸福新生活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04 16:25:55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郭健 陈琳 张迪)一场秋雨一场寒,8月底的天气逐渐转凉,而对于安康市石泉县饶峰镇新场村贫困户杨松香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季节。这几天,她和60岁的老伴儿李明金终于从半山“扒”搬进了村集中安置点的新楼房,和他们一样的28户贫困乡亲也领到了安置房钥匙,实现了安全住房有保障,开启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今年57岁的杨松香居住在较为偏远的新场村二组,那里山高路远,环境恶劣,走路到村委会要1个多小时,要是到饶峰街赶场的话得要一天时间打来回,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老两口没少动心思、想办法。杨松香说:“我家住在半山扒里头,还有另外三户人家,距离公路有两三公里,当时修联户路,我们自己一家挖了三个冬。”

眼看着修路的工程靠人力确实难以实现,杨松香说:“我们就请挖机,挖机费用一家两三千,后来砍别人家树,一家又是几百块,总共花了一万多,现在能过农用车,大车还是不能去,下雨了估计又垮了。”

由于投入太大,夫妻俩只好作罢,但这个时候杨松香的身体却开始吃不消了,杨松香说:“后来去检查,说是我有冠心病,胃里又有虫,这一直吃药,又引起我左脚痛,严重的时候走路都有点跛。”这些投入加上老两口相继患病治疗,很快花光了他们多年勤扒苦作积攒下的一点家底,生活顿时陷入了贫困。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县级包抓领导赵以刚,包联单位县司法局相继来到村上,和镇村一起打响了新场村脱贫攻坚战役,这让杨松香和李明金看到了希望。在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中,县司法局脱贫攻坚工作队来到了他们家,面对他们家的贫困现状和渴求改变的眼神,工作队员们陷入了沉思。杨松香说:“刚开始我说我家挑水吃他们都不信,司法局干部到我家后先找水管洗手,我说我们没有水管,挑水吃,这干部才信。”

在经过认真审核评定后,杨松香一家被纳入了扶贫对象,在随后召开的脱贫动员会上,县司法局脱贫工作队立下了这样的誓言,要让所有贫困户和城里人过一样的日子,走干净路,吃自来水,住楼房,看电视,还要上网、跳舞、有存款。经过包抓县级领导赵以刚以及县搬迁办的全力支持协调,县司法局脱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通过修公路、改电力、建饮水工程、改造卫生室、建活动广场、建集中安置点、拉光纤、建基站等一系列措施,彻底改善了新场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特别是发展产业的奖补力度不断加大,使像杨松香一样的新场村广大贫困户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在第一批贫困户集中搬迁入住仪式上,杨松香还领到了床上用品、电风扇、电磁炉、电饭锅等居家物品,这些物件虽小,却饱含着包联部门鼓励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拳拳爱心。让杨松香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司法局立下的誓言这么快就成为了现实,而自己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松香说:“在这里后一不挑水,就在屋里,以前我一天要挑几次水,一次挑点点。二来电也好,我们老家是在二组,老四组,那里手机连信号都没有,电话都打不通,有啥事了都是走路去喊我们邻居帮忙。这里走一脚好路,以前我家都是黄泥巴路,逢下雨天去上厕所都要戴帽子,披雨披,啥都不方便。住到这里了,水也方便,路也方便,出门路也是干的,也不出去上厕所,这就是大的好处,样啥都方便。”

为了迎接乔迁新居的日子,杨松香特意穿上了平日舍不得穿的花格子衬衣,可以看得出,面对如今的生活,杨松香满脸的幸福模样,而她表达更多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杨松香说:“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是百分百的满意,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吃菌子不忘疙瘩恩,我们历朝历代都没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今后只要我能做的、能达到的、办得到的,我不得给干部找麻烦。”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级包抓扶贫工作领导赵以刚、县司法局、饶峰镇多方协调争取投资1000万余元,为新场村新修水泥路5条,人饮工程2处,争取安置点建设2处安排贫困户75户,并在安置点配套了河提、广场、文体设施、移动通讯信号塔等设施。还为村民引进700多亩烤烟、花生、桔梗等“订单”项目,开发种植1000余亩优质核桃苗,发展养羊大户5户,为贫困户送去肥料5000斤,鸡苗1500只,仔猪20头。新场村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产业有了长足发展,让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脱贫致富的美好前景。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