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阎良区法院:集中送达助力审判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04 13:55:38 阅读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有效破解民事案件“送达难”的困局,助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在院党组的统一安排下,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法院勇于创新工作机制,试行民事案件集中送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设立集中送达机制 规范送达程序

试行集中送达后,全院受理的各类民商事案件立案庭统一立案登记,转由速裁庭“繁简分流”,再由专设的“立案送达组”统一分案、排期、制作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并集中送达。集中送达在采用电话通知、邮寄、专人送达、公告送达等多种传统送达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当事人地址确认书填写工作,探索电子微信送达,在确保明悉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严格落实5个工作日内送达完毕要求,对于在期限内确实无法送达的,说明原因并报备后安排专人跟进送达。81日开展集中送达以来,全院民商事案件共立案161件,其中速裁庭挑取简案68件,受理速裁庭委托送达31件,31件全部送达完毕,占速裁收案46%;繁案93件,已完成送达86件,送达率达93%;另,受理其他法院委托送达3件,3件全部送达。

二、提取审判公约数 减轻审判压力

建立集中送达工作机制是本院工作方式的自我革新,实现了司法资源的集约化管理。通过民商事案件集中送达,对于集团诉讼等一方当事人相同的批量案件可避免重复送达等弊端,提升了司法文书送达的效率,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同时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高效便民。

三、为审判调解做功课 力促调解结案

送达与审判的剥离,由专门人员负责集中送达,对于简单的、争议不大的案件能够将问题化解在庭前;对于繁杂的案件,提前专人沟通也能有效减轻当事人对后期审判人员的抵触情绪。同时,在送达过程中,先行加强与被告一方的沟通,将有效信息及时反馈审判人员,有利于法官全面的了解案情,明确争议焦点,把握庭审的方向。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